2020年 10月 12日 星期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新育人方式 培养时代新人

    □秦晓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时,结合医专认真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深挖育人元素,创新育人方式,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谈谈从中药元素捐助校园绿化对全员全程全方位“三全”育人的思考。

    “三全”育人的目标定位矢志不渝,要从师生身边的具体行动中守正创新、春风化雨。“三全”育人是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立德树人使命的战略举措和共同的责任所在,其核心要义是理想信念教育;关键内容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与培育青年一代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新校园投用之初,学校发出了“我为校园添绿叶”的倡议,连续三年开展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爱心植树活动,让万余名师生既践行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传统美德教育。如今校园内95%的绿化品种源于中药选项,95%的数量结构是自愿捐赠。此举增强了团队的荣誉感、凝聚力、向心力与战斗力,尤其是在明大德、守公德、严师德的实践上增强了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给师生们的记忆与收获是单一的课堂教学所不能比拟的。

    “三全”育人的资源汇集整合融通,要从校园内外的各种力量上抓住重点、用其所长。“三全”育人是一项长期性、经常性、持续性、科学性的系统工程;其中“全”是难点和关键;“育”是方式与路径;“人”是主体和变量。要实现三者的统一、激发潜力并取得叠加效应,就要从校园内外的各种资源和力量进行整合融通,在育人的时间、空间、主体三个环节上环环相扣、步步相连,既要全员参与、让育人不止于教师,又要全域覆盖、让育人不止于教室,使校园处处皆是育人之地,人人争当育人之人。我们开展用中药元素绿化校园,从管理干部带头对树木认捐认领认养,还在毕业生离校前开展“我请老师赠一言”“我为母校植一树”等“五个一”活动,得到了杰出校友们的积极响应。我们把中医药经典名句以及师德师风与励志教育的重点内容镌刻在道路旁和林荫中,把感恩教育与实践成才的思想政治“金课”同专业教师的线上线下、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用参与捐助校园绿化的集体劳动汇集成抬头可见、触手可及的现实成果,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重点突出、形式多样。

    “三全”育人的方法路径因材施教,要从校园前后的系列变化上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开展“三全”育人的方法与路径上不能寄望一劳永逸的灌输、不能满足一层不变的重复、不能私存挂一漏万的说教,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场所都与“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息息相关。“三全”育人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是要在环境育人、文化育人等方面用校园发展建设的前后变化进行比对,国事、家事、身边事、事事相连,既有集中性的仪式教育、课堂教育,又有校史馆、文化墙的品牌教育;既有年级、班级的特色教育,又有独处静思的自我教育;既有系统性、根本性的素质教育,又有阶段性重点能力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方法论的提升教育;把个人的成长融入扎根在校园中的树木同成长、共呼吸,不断吮吸知识的营养而成为行家里手、社会栋梁。

    “三全”育人的机制平台建立健全,要从校园上下的综合效益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三全”育人的综合效益来自每一位师生的同心同向,他们都应成为育人的见证者、支持者和组织者。既要在“三全”育人的关键岗位上培养骨干力量,又要把多个层面的骨干力量培育为不同阶段、不同类别、不同方式开展“三全”育人的关键少数;既要发挥思政队伍的示范支撑,又要通过项目化、模块化的自我约束和管理实现典型引路。对种植的树木建档存册,在树干上留置统一的二维码标识,形成了树木来源可追溯、用途可寻查、养护可知晓的系列管理,实现了捐助校园绿化的公益性与可行性、吸引力与影响力的最大化,促进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效统一与持续倍增。这启示我们培养接班人,要把爱心与奉献作为职业生涯的主干和追求,把进取与担当作为事业发展的根基和力量。(作者系四川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