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金伟 王陛 记者 任露潇 文/图)五月的平武山区云雾缭绕,在平武县土城藏族乡独木村海拔1800米的林地间,20余名工人正沿着坡地有序移栽黄连幼苗。工人在陡峭山坡上一字排开,熟练利落地将一株株黄连幼苗栽进田垄上。
土城藏族乡作为平武传统的中药材产区,全乡共有厚朴、黄柏等三木药材15万余亩,户均药材面积超过50亩。随着全乡中药材产业不断扩大,近几年来,该乡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持续招商引资,大力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国家鼓励林下经济发展,我们看准这里海拔高、气候湿润等地理优势,投入700万元建设千亩‘双黄’产业基地。”平武县起源中药材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肖刚坦言,尽管黄连生长期长达5年,但标准化种植和一系列政策支持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
对当地农户来说,不仅林地流转有租金、基地务工有薪金,出售药材还有现金。通过整合土地、林地等资源及村集体经济入股,在解决产业发展资金难题的同时让村集体经济、农户共享林下药材产业发展红利。
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不仅给予各类药材得天独厚的生长环境,也使平武黄连的有效药用成分超过“国家药典规定标准”40%。截至2024年底,平武全县厚朴、黄柏、黄连、天麻等中药材种植面积达60万亩,其中厚朴基地面积38.5万亩,黄连基地面积近2万亩。
近年来,立足建设“森林四库”,平武正逐步构建完善黄连黄柏全产业链,与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成立平武县黄连产业专家委员会,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平武道地中药材产业集群正持续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