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金伟 记者 任露潇 文/图)近年来,绿色的高山蔬菜深受大众青睐,平武各地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利用高山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蔬菜种植,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走进平均海拔2000米左右的白马藏族乡,成片的高山蔬菜迎来采收季,田地里成片的蔬菜长势喜人,菜农们身背背篓,手持镰刀,穿梭在田间,忙着采摘、分拣、搬运,呈现出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如图)。
家住白马藏族乡亚者造祖村的杨他是一位有着多年蔬菜种植经验的老菜农,随着高速的通车,他家的蔬菜能销售到更远的地方,从产地到餐桌的时间也进一步缩短。
“我种了200亩左右的蔬菜,主要是白菜和莲花白,由于我们这个地方海拔较高,种出来的蔬菜又脆又甜,深受消费者喜爱。不仅在本地销售,还卖到了重庆、南充等地方。”杨他告诉记者。
兴一项产业,富一方百姓。白马藏族乡由于昼夜温差大,蔬菜生长周期相对较长,相比市面上的普通蔬菜,蔬菜的品质和口感更优,发展高山蔬菜产业前景广阔。近年来,该乡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和交通优势,因地制宜将高山蔬菜产业培育成拉动群众增收的支柱产业,以种植白菜和莲花白等高山蔬菜为主,单季可种植442亩,一年两季,累计产值近600万元,使高山蔬菜成为村民增收的绿色产业和致富产业。
“随着越来越多的群众依靠‘菜篮子’鼓起了‘钱袋子’,我们将持续利用高山生态环境资源优势,持续优化种植结构和销售模式,确保广大群众在蔬菜基地种出好‘丰’景、种出好‘钱’景。”白马藏族乡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