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1月 30日 星期
当前版: 0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涪城教育帮扶再出发

激活昭觉教育发展内生动力

    本报讯(张静佳)2023年,涪城区继续以项目推进方式对昭觉县开展教育帮扶工作,重点推进“涪昭智教”共同体和名师工作站建设等工作,高质量完成年度目标任务,涪城援彝教育帮扶工作再创佳绩、再出亮点。

    涪昭智联体平台建设

    依托涪城智慧教育示范区建设,涪城组织区教育研究与发展中心和遴选的18所学校,昭觉组织县教师发展中心和遴选的21所学校,共同建立跨地区校际智联平台,形成涪昭22个教育教学研究中心,点对点互联对接,实现资源共享,促进昭觉教育更高速的智慧化发展。首批昭觉中学和新城镇实验中学“涪昭智教”共同体平台已于2023年秋季投入使用。新城镇实验中学已开展两次共三节课堂教学和班主任远程交流活动。其余平台已在2023年10月12日完成验收,并交付使用。

    名师工作站建设

    依托涪城“名师工作室”,针对各阶段核心学科,在昭觉县设立对应的“名师工作站”10个,遴选昭觉县骨干教师加入,加大昭觉县“种子”教师培育,促进昭觉教育内生发展。2023年9月初,在昭觉县新城镇实验中学举行涪城名师昭觉工作站授牌仪式,昭觉县教体科局分别接受涪城“徐春蓉名师昭觉工作站”“杨亚莎名师昭觉工作站”“陈红绣名师昭觉工作站”“左涛名师昭觉工作站”4块名师工作站站牌。

    结对帮扶项目

    涪城区28所优质学校与昭觉县61所学校结对,实现对昭觉县结对帮扶全覆盖。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涪城区针对结对学校围绕办学理念、文化建设、教师培训、质量提升等方面,共安排校园长、优秀教师247人次举办讲座、上示范课、联合教研234场,开展工作坊61场,开展“心连心”“手拉手”活动65场。同时,相关学校积极参与帮扶活动,捐赠教学设施、书籍、文具等。2023年,系统结对帮扶工作投入资金45.0968万元。通过结对帮扶,昭觉县结对中小学的学校管理、教学常规、师生状态、教育质量显著提升,获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校联体建设项目

    涪城区择优选派绵阳市实验中学与昭觉民族中学、绵阳市实验小学与昭觉县东方红小学,实施“校联体”建设,开展托管共建,提高昭觉教师能力,提升昭觉教育质量。2023年,该区分别选派第四批支教教师19人,第五批支教教师19人,支教教师全部深入一线承担教学工作,12人分别担任学校执行校长(3人)、教导主任(3人)、教科室主任(4人)、副校长(2人),深入融合学校管理,开展强学校管理、强德育建设、强教师培训、强特色建设、强质量提升的“五强”活动。在民族中学南校区开办“昭觉涪城班”5个,共有学生275人,深入推行涪城优质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模式,成效显著。

    教师培训项目

    2023年,选派涪城教育专家、名优教师20人,暑期赴昭觉县对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进行培训培养,进一步增强教师专业技能。全年接收昭觉教师短期培训12人,10个“昭觉—涪城”名师工作站针对各阶段核心学科遴选昭觉县骨干教师加入,加大昭觉县“种子教师”培育力度,激活昭觉教育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学生培养项目

    搭建昭觉县优秀学生成长平台,开展昭觉初中生、高中和中职学生异地培养290人,其中初中生131人、普通高中生60人、中职学生99人。通过免课本费、免作业本费、免住宿费和爱心人士捐助生活费的“三免一助”政策,减免和捐助资金,切实解决昭觉班学生在绵阳的学习生活问题。涪城区昭觉籍初中生44人参加绵阳市中考(绵阳二中22人、实验中学22人),考上普通高中41人(绵阳二中19人、实验中学22人),上线率93.2%;绵中、南山上线9人(绵阳二中4人,实验中学5人),上线率20.5%。

    消费帮扶项目

    认真落实《涪城区对口帮扶昭觉县2023年度消费帮扶统一采购工作方案》,教体系统组织职工自愿购买昭觉县农副产品意向11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