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是建军节,为了致敬“最可爱的人”,我市民间手艺人用自己的巧手,制作了一些关于军人的工艺品。红军草编鞋、剪纸、糖画……在传承手艺的同时表达内心对军人的挚爱。
□本报记者 郑金容 文/图
每到“八一”建军节,何桂容就特别忙,因为要做很多“红军草鞋”,送朋友或者售卖。多年来,何桂容一直坚持制作“红军草鞋”,并成为了“红军草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在她看来,“红军草鞋”是一个历史符号,它不仅是当年红军战士艰苦跋涉、浴血奋战的一个历史见证和象征,也成为一种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传至今。
为了确保草鞋的坚韧耐磨、穿着舒适,顺应人们对时尚潮流的追求,除了继续传承用竹麻编制“红军草鞋”外,何桂容还将“红军草鞋”编制技艺进一步推广,积极联系学校,开展民间工艺进校园活动,让青少年在学习草鞋工艺的同时,感悟红军为国奋斗、不怕牺牲的壮烈精神。
安州剪纸非遗传承人汪洪萍制作了剪纸《干一场》,这是根据女红军战士张露萍的故事创作而成。张露萍,1921年出生于四川崇州市。1939年,叶剑英派张露萍打入国民党军统局的电讯总台,获取了大量绝密情报。1945年张露萍不幸遇害。张露萍的英雄事迹感染了汪洪萍,于是创作了该幅剪纸。
画面的中间张露萍挥动着有力而灵活的双臂,指挥上千人歌唱,她的周围站满了引吭高歌的红军战士,四周熊熊的火焰象征着抗战的激情,左上角中国工农红军的“五角星斧头镰刀”,标志着这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一支强有力的武装力量。
“吹糖人”(糖画)是中国民间手工艺品之一,据传吹糖人儿祖师爷是明朝宰相刘伯温,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吹糖这门中国民间特有的手工艺技艺,在2008年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富乐糖画”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袁庆燕制作了各种人物、动物等糖画作品,通过她娴熟的技艺,牛儿、猪儿、卡通娃娃、电视明星等糖人儿无不惟妙惟肖。建军节当天,为了致敬军人,她创作了作品《军魂》,用糖画吹出了海陆空三军,军人的形象栩栩如生,让人不由自主地对军人心生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