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5月 20日 星期
当前版: 001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发改委着力优化提升投资环境、推进“信用绵阳”建设、创新政务服务方式——

全面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本报讯(记者 黄小芹)记者从市发改委了解到,《绵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18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近日已发布执行,将从优化提升投资环境、推进“信用绵阳”建设、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三个方面,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持续为全市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作为经济发展的综合管理部门、项目投资的主管部门、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头部门,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市发改委责无旁贷。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委七届五次、六次全会和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市发改委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制定了18条具体工作措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全市打造国内一流、全省领先的法治化、便利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前期,我们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举措进行反复研究,广泛征求了社会各方面意见,最终形成18条工作措施。”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市发改系统将进一步加快部门职能转变,全面推行《措施》,包括优化提升投资环境、推进“信用绵阳”建设、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三个方面内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建设。

    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先行招标、打捆招标、联合招标、EPC招标”;加快推进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在优化提升投资环境方面,聚焦放宽市场准入、优化整合评估评审环节、压缩投资项目审批时限、提高招标效率、减负降费等,提出了8条措施,着力建立和形成投资环境的比较优势。

    在推进“信用绵阳”建设方面,《措施》提出,建立健全市公共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探索推进信用应用与联合奖惩、优化信用异议和信用修复服务等,还将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在经济社会活动中使用信用产品,深入推进诚信宣传教育,加强诚信文化建设,营造“守信、用信、知信”的良好社会氛围。

    在创新政务服务方式上,围绕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实行审批行为标准化管理、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建立容缺机制等,提出了5条措施,旨在加快部门职能转变,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提供最大便利,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相关链接

    直击亮点措施

    1.投资项目审批、节能审查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为5个工作日(投资咨询评估时间除外),投资项目核准时限压缩为3个工作日(投资咨询评估时间除外),投资项目备案时限由3个工作日压缩为1个工作日。

    2.市发改委委托进行的投资咨询评估,完成时限由30个工作日压缩为8个工作日,因客观原因需延期的完成时限,由60个工作日压缩为17个工作日,核准项目的咨询评估费用由市发改委承担。

    3.取消招标代理资质限制,鼓励在绵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开展招标代理;放宽自行招标申报程序和条件,支持招标人开展自行招标;支持施工资质等级符合工程要求且具备施工能力的招标人进行施工自建。

    4.完善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制度,组织认定、发布和更新“红黑名单”。

    5.优化信用异议和信用修复服务,及时受理符合条件的申请,对材料齐全、合规的,于3个工作日内通过“信用中国(四川绵阳)”网站完成修复。

    6.实行审批行为标准化管理,在网上公开发布服务指南。编制“项目投资真实性声明”“承诺书”等模板,供企业免费下载使用。

    7.建立容缺机制,对主要申报材料(主件)齐全且符合法定条件,但次要条件或手续(副件)有欠缺的,可先予受理,并出具《容缺处置通知单》,申请单位在办结时限内补齐容缺材料的,发改部门正常办结。

    8.定期公开发布鼓励社会资本投资的重大项目、价格信息、惠民政策、便民服务等信息公开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