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若雪
人的一生,可以做很多件事,也可以只做一件事,若能把一件事做好,把一件事做到极致,也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对于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高级教师谌建民来说,一生做好初高中地理教研员工作,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
29年来,他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已经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绵阳市优秀教师”“绵阳市优秀教研员”“绵阳市突出贡献教研员”等荣誉称号。
一名教研员为何能绽放如此耀眼的光芒?谌建民说,无论在哪个岗位,做什么工作,职责就是使命,这是他率先垂范、亲力亲为抓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他稳中求进、进中固稳的动力源。
作为专职地理教研员,每年走入全市初中、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学校进行调研、视导、教研等工作,成为了谌建民的“必修课”。“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提升的平台,向大家传递最新的、有用的教学讯息。”对于从事了十多年的教研工作,谌建民这样概括道。
谌建民2006年调入绵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成为一名地理教研员。从一线教学转变为从事教研工作,他信守“踏踏实实追求修身养性塑特长,勤勤恳恳争做行者智者学问者”价值观。当时,全市地理教师教研工作一盘散沙,谌建民在充分了解情况后,对全市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教学进度进行统一,制定出教研活动的一整套机制和标准,丰富了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
地理学科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并未让他就此止步。近年来,谌建民开始重视教育科研带来的教学教研力量。“以前做教学,想的是如何教好学生。现在做教研,就要想如何让教师教好学生。”谌建民说。
除了教研员,谌建民还有一个特殊“身份”,那便是工会副主席。如何将教育科研的思路运用到工会工作中?谌建民每年将工会工作主题化、系列化,连续四年开展“绵阳教育行”系列活动,让职工了解认识幼教、小学教育、职业教育、特殊教育等不同领域的绵阳教育现状,从而更好地服务本职工作。
面对全市五一劳动奖章这份荣誉,谌建民坦言:“选择了就要坚守。我将怀揣强烈的责任心、坚定的事业心和无私的奉献心,自觉履行一名教研员的职责与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