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2月 5日 星期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涂万春:

丹青不知老笔端春常在

    《绵州春深》

    《山村笼翠正当春》

    《林间卫士猫头鹰》

    近日,“涪城会”名家水墨系列“山林之间”涂万春书画展在市文联一楼美术馆举行。展览共收集了我市书画家涂万春近年来创作的66幅优秀的书画作品,吸引了众多书画爱好者和市民前来参观。记者在展厅现场采访了涂万春,倾听这位七旬老人坚持了半个世纪的书画“山水梦”。

    □本报记者 郑金容 文/图

    66幅作品凝聚山水之美

    采访中,记者一走进展厅,就被墙上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所吸引。气势磅礴的传统山水画,色彩艳丽的花鸟画,遒劲有力的诗词作品等等,一笔一划间既展现了涂万春对艺术的追求,也让观众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整个展览期间,涂万春几乎每天都在现场,有人来参观,他就热情地介绍。“其实每个人都看得懂艺术,即便是普通市民不懂专业的创作手段、笔法,但一幅作品好不好,能否带来美的享受都能从作品中体会出来。”看着展出的66幅书画作品,老人心里很平和也很欣慰。他说,每一幅作品都是他用心创作出来,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珍贵。

    记者了解到,为了这次书画展,涂万春前后共筹备了一年多,最终从成千上百件作品中选择了66幅经典作品,其涵盖了山水、花鸟、书画等众多内容,既是他书画艺术创作50余年来的作品节选,又是他首个个人书画展。“以前作品展出多为集体,这是第一次个人展,是对自己50年艺术创作生涯的一次概括。”

    坚持创作得到认可

    涂万春,别号涂然,号“六六斋主”。1946年出生于绵阳刘家河。五十年前便开始书画创作,如今依旧醉心于艺术。源于父母的影响,从孩提时代开始,涂万春就对书画有着极其浓厚的兴趣。说起走上书画艺术之路,就不得不提51年前错失高考的事情。

    1966年,从小立志进入专业美院学习的涂万春高中毕业,报考了四川美术学院和西南师范学院美术系。但临近高考,国家宣布大中专院校推迟招生。原本以为只是短暂的推迟,但没想到一推迟就迟了十几年。美院梦碎以后,涂万春当了知青。那段岁月里,在参加劳动的同时,涂万春并没有停下手中的画笔,不能进梦寐以求的学院进行学习,他就自学绘画和书画,后来被招进教师队伍,在既当老师的同时又当学生,坚持学习书画技巧。

    1974年,涂万春脱产一年参与四川人民出版社绘画版连环画《仇恨》的创作。随后被调入绵阳县文工团从事舞台美术工作,并师从于著名画家孙竹篱先生,艺术创作上升到新的台阶。从最初的自学到后来的著作等身,半个世纪的艺术创作,涂万春的作品得到了认可并多次获奖,曾荣获四川省首届优秀文艺作品奖、四川少数民族艺术节书法二等奖,其中数十件作品被选作礼品赠与加拿大、日本、荷兰等国家。他的艺术小传还被收入《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大辞典》等多部书中。

    传统的“文人画家”

    “涂万春用现代人对传统的理解打造了一种现代书画语言,他的艺术不是单一的品种,而是非常丰富,诗书画都有。”绵阳美术家协会主席吴映强认为,涂万春的书画展很精彩,包罗万象值得一看。

    纵观整个书画展,可以清楚地看到涂万春作品涉及的范围很广。有山水江河,有花鸟鱼虫,也有诗词作品,但万变不离其宗,他说不管自己的作品内容有多丰富,但始终有一个不变的主旋律,即对传统文化的坚持。“如果要把我的作品归一个类,应该算是传统的‘文人画家’风格,我所有的作品都蕴含着浓浓的中国文化,我想在艺术创作的同时也做一个文化的传承者。”

    作为绵阳人,涂万春喜欢用文人画的风格去描绘家乡的山川花鸟,为更完美地展现出生养他的这块土地的美好,他多次带着画笔去实地采风,其足迹几乎踏遍大半个绵州。多年下来,在他的笔墨下,有了不一样的《王朗深处》、《大匡山图》、《平武藏区索桥》等等,这些作品的每一笔、每一种色彩都饱含着涂万春对家乡的真挚热爱。

    “书画是生命的一部分”

    前几年,涂万春的家从南河坝搬到了游仙芙蓉小区,相比较以前老旧狭小的单位宿舍房,如今房子大得多了。为此,他还专门设置了一个50多平米的画室,每天创作书画、写诗词、玩镌刻……他告诉记者,半个世纪以来,从拿起画笔的那一刻起,他从没有想过放下。

    “艺术这条路并不好走,但这是我的选择,这份选择已经融入到了骨子里,成为我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趁着现在我身子骨还硬朗,想多创作一些作品。”涂万春笑着告诉记者,关于艺术创作,他没有什么大目标,但也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即希望明年比今年画得好,下一幅作品比上一幅作品有进步就够了。

    丹青之外,老人对物质生活并没有多大的追求,除了作画,他每周还会在游仙区老干部活动中心教授书画课。他说,教人学习书法,既愉悦了身心传承了文化,又可以让更多人进入到艺术的世界里来,是一件“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事情,他很乐于做此事。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