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6月 5日 星期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平武创新推行双志愿服务项目——

“党员+科技”激活发展内生动力

    科技志愿服务队到养鸡场提供服务

    蜜蜂博士张玉波在蜂场工作

    □刘飞 记者 任露潇 文/图

    当前,正值蜜蜂繁殖的时节,在绵阳平武县木皮藏族乡金丰村,科技工作者蜜蜂博士张玉波每天都奔波在当地蜂农的蜂场中,帮助蜂农解决养殖技术难题,通过科技赋能,帮助蜂农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

    作为北京林业大学博士的张玉波,他的蜂场不仅给当地老百姓提供技术培训、技术服务,同时也肩负着为公众提供自然教育的功能。而这些依附于产业之外的项目离不开平武县“党员+科技”双志愿服务的赋能。

    近年来,平武创新推出“党员+科技”双志愿服务项目,通过构建“科协党组统筹、部门协同联动、党员示范引领、科技精准赋能”的工作机制,将党建引领与科技服务深度融合,以“流动服务+阵地服务”双模式打通科普惠民“最后一公里”,助力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能力提升,促进全民科学素质的提高。

    日前,中国科协公布2024年度科技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平武县“党员+科技”双志愿服务项目脱颖而出,荣获“最佳科技志愿服务项目”,成为全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项目。

    结合党建引领与科技普及需求,平武县图书馆组织党员志愿者联合科技工作者,鼓励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宝爸、宝妈、老师、科学爱好者、大学生等带头参与图书馆志愿服务,设立“党员先锋岗”,面向青少年和社区居民开展主题活动。通过“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科普嘉年华”“科技小制作”等活动,实现全县学校科普进校园活动全覆盖,切实激发青少年科学兴趣。

    平武县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介绍:“我们每周末都要开展‘科技小制作兴趣活动’‘红色经典导读’‘党史故事分享’‘宝爸宝妈讲故事’等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志愿服务的氛围,让志愿服务精神传承发扬。”

    据悉,在“党员+科技”双志愿服务项目的促进下,截至目前,平武县已成立科技志愿服务总队1支、分队17支,涵盖农业农村、林草、应急、医疗、教育、科技等领域,建成社区科普大学5所,从而打造出“一家四中心”多功能服务阵地,形成了“党员亮身份、队伍亮旗帜、服务出成果”的生动实践。

    记者手记

    在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中,平武县以“党员+科技”双志愿服务探索出一条小而实的路径。张玉波博士的蜂箱旁、图书馆的科普课堂里,党员与科技工作者的红马甲,正成为连接实验室与田野的纽带。

    这一模式的可贵之处,在于将党建引领转化为看得见的惠民服务:科技特派员解决蜂农增产难题,“科普大篷车”点燃乡村少年科学梦,多元志愿者群体更让服务精神扎根社区。当“全省唯一”的国字号荣誉落地平武,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项创新机制的成功,更是科技志愿力量如何以“红色引擎”激活山乡内生动力的生动诠释——技术落地处,振兴自有回响。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