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6月 5日 星期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大代表周建国:

用实际行动为困难残疾人家庭排忧解难

    □向婧霍德佳记者郑金容

    “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回应!”日前,涪城区医保局、区残联和医疗机构对人大代表提出的问题和建议一一回复答疑、深入交流,绵阳市人大代表、涪城区人大代表周建国难掩激动:“一个孩子的康复,牵动着一个家庭的希望,这不仅是对代表建议的重视,更是对残疾儿童家庭的深切关怀。”

    此前,周建国通过日常调研发现,残疾儿童康复治疗费用高、周期长,许多家庭经济压力巨大,甚至不得不放弃治疗。在今年3月底召开的涪城区七届人大五次会议上,他提出了“关于将涪城区残疾儿童康复治疗纳入医保报销范畴的建议”。

    人代会闭幕不是代表履职的终点,而是落实的起点。4月1日,距涪城区人代会闭幕不到24小时,周建国与区医保局等部门就开展了面对面座谈,研究落实有关建议,医保局积极对上争取,拟于下半年将孤独症儿童产生的治疗费用纳入“门慢”管理,将精神发育迟滞伴发精神障碍为第一诊断的孤独症儿童产生的治疗费用纳入“门特”管理。周建国表示,要同医保局等部门保持密切沟通,持续跟进此项工作落实。

    据了解,周建国幼年因意外右耳失聪,因为从小经受过身体残疾、艰苦创业的苦,他总想为社会、为民生多贡献一些力量。2003年,他在成绵路开了一家电动车修车铺,店内设立“残疾人专用车免费维修站”,为残疾人免费维修专用车,一干就是十多年,深受残障人士好评。2022年,他被四川省精神文明办评为助人为乐类“四川好人”。

    担任人大代表以来,周建国持续关注民生,秉持“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倾听群众的困难问题并形成代表建议,全力推动相关问题解决。

    针对主城区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完善不规范的问题,周建国提出“关于依法整改和完善城区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建议”。为了将建议办“实”,他多次与政府职能部门到现场查看建议落实情况,邀请残障人士体验式督导区政务服务中心和市人民医院的无障碍环境整改,推动涪城市政工程建设维护中心成立无障碍设施专门巡逻小分队等等。通过实实在在的宣传督促,让无障碍设施不再只是“摆设”,推动无障碍设施从“无”到“有”、从“有”向“优”转变。

    “以前盲道铺设不够清晰,现在好多了”“以前这个公共卫生间的扶手长度不够,现在改进后使用很方便”……听到残障人士现场使用整改后设施的感受,周建国感到无比欣慰。

    针对困难残疾人家庭应急救助,他还提出“关于建立绵阳市困难残疾人家庭应急救助制度的建议”,助推市残联和市财政局联合出台《绵阳市困难残疾人家庭紧急救助管理办法》,为残疾人家庭在遭遇重大疾病后提供现有救助政策之外的制度性补充,为困难残疾人家庭筑起坚实的应急保障防线。

    “人民群众选我当代表,我不能辜负这份信任,我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发声,实实在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担任人大代表以来,周建国提出了有关民生保障、社会治理、医疗卫生等方面建议69条。

    从提出“纸上建议”、发出“代表之声”,到开展“实时监督”、助力“落地见效”,周建国努力收集反馈并推动解决一个又一个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之事,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