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4月 28日 星期
当前版: 012版  上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回归教育本质传承师者匠心

——论智慧课堂中粉笔板书的教育价值

    游仙区信义小学涂彬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教学设备已成为农村小学课堂的"标配"。电子白板、智能投影等现代化教学工具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生动直观。然而,当我们过分追求技术的新奇与便捷时,是否忽略了教育最本真的模样?一支粉笔,一方黑板,那些随着教师手势起伏而逐渐成形的字迹,那些在课堂上即时生成的思维轨迹,正以其独特的魅力诠释着教育的本质。

    一、粉笔板书是不可替代的教学智慧

    在智慧教育的浪潮中,粉笔板书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教学价值。它不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思维的具象化呈现。当数学教师在黑板上一步步推导公式时,当语文教师用关键词串联起文章脉络时,这种"慢艺术"恰恰契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相比PPT的"翻页式"教学,板书更像是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让学生能够跟随教师的思路,见证知识生成的全过程。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曾强调"做中学"的重要性。粉笔板书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教师书写时的每一个停顿、每一次修改,都是思维过程的真实反映。在小学的语文课上,教师特意保留板书中的修改痕迹,让学生看到写作构思的调整过程。这种"不完美"的真实,反而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创作的本质。

    二、师者匠心是板书中的教育温度

    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心灵的对话。一支粉笔在手,教师对教育的热爱与专注便有了最直接的表达。那些精心设计的版面布局,那些为突出重点而变换的彩色字迹,无不体现着教师的用心。学校美术教师坚持每节课都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画。他说:"当孩子们看到简单的粉笔能创造出这么美的图画时,他们的眼睛里会闪光。

    这种"人本互动"的教育温度,在留守儿童居多的农村学校显得尤为珍贵。教师工整的笔迹、严谨的排版,都在无声地传递着认真做事的态度。有研究表明,教师板书时的肢体语言、书写节奏都会影响学生的情绪状态。当学生看到老师专注书写的背影,听到粉笔与黑板摩擦的沙沙声,这种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是电子屏幕难以替代的。

    三、传承创新是板书与技术的共生之道

    强调板书的价值,并非要否定现代教育技术。真正的智慧课堂,应该是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在四川某县中心小学,教师们探索出"双板教学"模式:电子白板呈现动态素材,黑板则用于知识要点的梳理生成。比如在科学课上,先用视频展示火山喷发现象,再通过板书分析地质构造原理,实现了感性认知与理性思考的有机结合。

    技术的进步也为板书创新提供了新可能。有的教师将精心设计的板书拍照上传至班级群,方便学生复习;有的学校开发"电子板书库",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这些创新做法既保留了板书的精髓,又拓展了其应用场景.

    四、回归本真是教育的变与不变

    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技术的炫耀,而是心灵的唤醒。我学校年近退休的李老师至今保持着用粉笔写教案的习惯。他说:"每次备课都要先在黑板上演练,这样才知道哪些地方学生可能听不懂。"这种对教学近乎虔诚的态度,正是师者匠心的最好诠释。

    当前,教育信息化建设正在农村学校快速推进。但在追求"智慧"的同时,我们更应思考:如何让技术为人服务,而不是让人成为技术的奴隶?粉笔板书所代表的,正是教育中那些永恒的价值——思维的严谨、审美的熏陶、情感的交流。这些价值不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改变,反而会在与技术的融合中焕发新的生机。

    站在新时代的教育起点上,我们既要张开双臂拥抱技术变革,也要守护好教育最珍贵的本真。让每一支粉笔都书写智慧,让每一方黑板都成为传承匠心的舞台。这或许就是"智慧教育"最深刻的诠释——用最朴素的方式,做最有温度的教育。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