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4月 26日 星期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羌绣织就新潮裳

“文化+定制”助力北川羌族传统服饰走向国际市场

    游客在店内试穿羌服

    工作人员仔细量裁制作羌族服装的材料

    本报讯(邓琴 张晋彪 记者 唐云峰 文/图)一针一线,绣出千年羌族文化;一衣一饰,展现时代风采。这个春天,绵阳北川的羌服市场格外火热!“文化+定制”的创新模式让羌服订单源源不断,更远销海外。

    “他有多高?体重多少?”在北川禹羌服饰工作间,负责人余英正忙着确认客户的身高体重。电话那头,是一位来自德阳的家长,打算为到北川参加研学游的孩子定制一套羌服。

    自三月起,随着春季旅游热潮到来,北川羌服的租赁和销售也迅速升温。据余英介绍,工作室每天能租出上百套羌服,日营业额稳定在2000元左右,订单不仅来自本地和省内游客,更远销至韩国、日本等地。

    “这是我第一次来北川旅游,本来只是想租一套拍个照,结果一试就上头了,颜色太好看了,这套我打算直接买走!”来自成都的游客景雁慈兴奋地说。

    羌服之所以备受青睐,离不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制作技艺。在禹羌服饰,每一件羌服都经过手工裁剪、绣花,融合了特色花纹与生活元素,色彩浓烈,寓意吉祥。

    为了让羌服从“节庆装”变成“日常穿”,余英和她的团队不断进行创新改良。在保留传统羌绣技艺的同时,他们设计出轻便款、亲子款等多种款式,让羌服既能登上“秀台”,也能走上街头,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

    “我们一直在进行创新,比如这一款衣服,不管是做工还是走线都非常精细,做出来后大家都比较喜欢,销量也比较好,这个花才绣出来,就已经订了几十套了。”余英一边向记者介绍,一边展示店里的服装。

    除了款式创新,余英更看重羌服背后的文化传承。她与本地羌绣绣娘合作,吸纳年轻人加入设计制作团队,让更多人通过亲手缝制、亲身穿着,感受羌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余英说:“我一直希望把羌服做成更多人愿意穿、喜欢穿的民族服饰,不只是为了生意,更是希望把我们的羌族文化传承下去、推广出去。”

    一件件精美的羌服,承载着千年文化密码。在北川,这一针一线之间,不仅“绣”出了美丽衣裳,更“绣”出了一条由民族文化与现代消费交织而成的发展之路,为市场经济注入了新活力。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