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3月 13日 星期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潮涌动的“花漾”绵阳

万亩花海解码“颜值变现”新路径

    印象梅林景区花开似雪

    三月的春风掠过涪江,在平武县平通羌族乡桅杆村印象梅林景区卷起千重香雪。

    3月10日,春日阳光穿过薄雾,万亩青梅花织就漫天云锦,蜿蜒山道上,各地牌照的车辆如珠链般延伸至山顶。游客沿栈道拾阶而上,惊起栖在古梅枝头的鸟儿,洒落的花瓣坠入农家乐升起的炊烟——腊肉与梅干菜的气息,正与漫山清冽梅香酿成独特的春日序曲。

    □记者 李春梅 刘曾太 实习生 贺婉婷 文/图

    “九绵高速通车后,进山的路短过穿越半座城。”自驾从绵阳来到桅杆村的章女士将自拍杆架在虬曲梅枝间,镜头里,花海如潮漫过羌家木屋,远处传来非遗传承人即兴吟唱的《梅赋》古调。这幕诗画交融的场景,正是“花漾”绵阳以万亩花海撬动乡村经济,解码“颜值变现”新路径的注脚:络绎不绝的游客踏碎春泥,“赏花经济”在山谷间悄然绽放。

    枝头团团簇簇的青梅花盛放在羌家院墙,每当三三两两的游客走进“黄大妈农家乐”落座,71岁的黄义珍总是笑呵呵地捧着梅子茶迎上前:“尝尝我们农家的青梅茶,解渴又开胃!”厨房案台上码着的腊肉、竹笋、蕨菜等山珍飘着香气,阶沿方桌上的青梅蜜饯、梅子酒、蜂蜜等土产整装待发,这些都是黄大妈留客的“法宝”。

    “梅花一开,游客就路路牵牵涌进村来,儿子儿媳女儿女媳全都回来搭把手!”作为桅杆村开农家乐的“第一人”,黄大妈指着两栋新楼房感慨,从最初3间瓦房到如今16间客房,“路宽了环境美了,春赏花夏避暑的客人不断线。虽说忙得脚不沾地,但荷包鼓起来了,再累也有奔头!”

    漫步平通印象梅林景区,亲梅园、梅博园、恋梅园、寒梅园等以梅文化为主题的赏梅园区,时间仿佛拥有三重维度:600年前栽下的古梅虬枝镌刻着茶马古道的记忆,玉蝶梅与宫粉梅交织成流动的梅影雪海,无人机轻盈掠过梅林上空,捕捉山野花海的水墨意境。传统与现代的和鸣,催生出“梅”好时光里的“流量变现”:梅子酒在玻璃瓶中封存春光,路边售卖山野特产的小摊,更装着“把春天带回家”的城市渴望——

    “给我来两把野葱,再装10个馍!”“家人们,今天采摘的野蕨菜就剩两把了,现在下单再送把野葱……”

    在亲梅园观景平台边,村民韩林、王金文的路边摊簇拥着抢购山货的游客,支在摊位旁的手机记录着这热气腾腾的场景。直播间同样人气火爆,两人线上线下忙得不亦乐乎。

    “我们就想把咱们平武山里的原生态好东西分享给山外的朋友。”韩林告诉记者,三年前,他回到家乡开办了平武土特产农产品电商公司,每到梅花盛开的季节,印象梅林景区就成了他们直播的主阵地。

    村在山中、景在花中、人在画中、乐在其中,依托大大小小不同品种的梅花100万余株,平武平通万余亩梅林分布着40余家农家乐、民宿、康养园,传统农业与民宿、餐饮、农特产深度融合,已可窥见“赏花经济”全链条的雏形。

    因为一片花海成为“九环线最美花海”的赏花景区,印象梅林正是绵阳“以花为媒”激活乡村旅游的缩影。如今,农旅融合撬动“花田经济”在绵阳遍地开花,每年二月下旬到五月,平武梅花、三台油菜花、江油桃花、安州梨花、北川辛夷花以及涪城“五朵金花”次第绽放,形成“一花一产业,一村一IP”的格局。

    赏花游不仅为绵阳带来了人气,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能。未来,绵阳将继续深化“花+文旅”模式,推动乡村旅游的创新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力量。花开绵阳,醉美乡村,“花漾”绵阳正在青山绿水间蔓延开来……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