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 2月 18日 星期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交融 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我市各地“开学第一课”寓教于乐别开生面

    绵阳市高水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学第一课课堂上,学生们观看机器狗表演。(记者 王泽宇 摄)

    川幼春晖普明路幼儿园的孩子们用画笔“点春”。(记者 彭雪 摄)

    绵阳市实验小学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推广非遗。(记者 陈冬冬 摄)

    绵阳科技城新区青少年安防体验馆首次面向学生开放。(记者 刘晏男 摄)

    江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学生扮演哪吒。(记者 陈元松 摄)

    南山中学学生积极开展体育运动。(记者 陈荣 摄)

    2月16日、17日,我市各地各学校纷纷迎来新学期开学日,沉寂了一个假期的校园再次充满生机与活力。各学校精心筹备的开学第一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令人眼前一亮。活动巧妙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科技创新,既让学生们领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又激发了他们对现代科技的浓厚兴趣,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科技创新课 播种“新”希望

    本报讯(记者 王泽宇)2月17日,绵阳市高水九年一贯制学校开展以“萌动星河创建未来”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通过开展机器人、机器狗、航模飞行表演,科创绘画作品展以及智能机器人进课堂等活动,让孩子们领略科技创新的魅力。

    据绵阳市高水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马小薇介绍,今年出台的《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科技创新与教育的深度融合。在此背景下,学校精心策划了开学第一课,通过开展无人机空中展演、智能机器人进课堂等创新活动,有效激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着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这场生动的开学第一课让孩子们受益匪浅。“参加完开学典礼,我十分激动。今后,我要积极参加学校的科技活动,多学习、多实践,把理论知识变成实际成果。”绵阳市高水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蒲梓田说。

    “哪吒闹海”课 经典“融”精神

    本报讯(记者 陈元松 朱博文 彭紫薇)持续火爆的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成为孩子们的最爱,多所学校开学第一课融入“哪吒”元素,深受孩子们欢迎。

    2月17日,江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全体师生迎来以“古韵传承迎新篇‘吒’启非遗新学年”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该校开学第一课分为室外、室内两部分。操场上,孩子们身着哪吒服饰,伴随着激昂的音乐,跳起了充满活力的舞蹈《灿烂的朝阳》。舞蹈以现代舞与古典舞相结合的形式,融入了“哪吒闹海”的经典情节,展现了少年无畏勇敢的精神风貌。

    各教室的墙壁上、讲台上装饰着哪吒造型、戏剧角色生旦净末丑脸谱,以及剪纸、扎染、拓印等非遗作品。而同学们上交的别样“寒假作业”,让人眼前一亮:有看灯会后做的小花灯,有跟家长外出旅行后画的中国高铁,更多的是假期跟父母一起观看《哪吒之魔童闹海》后画的哪吒图画……课堂上,老师借助多媒体课件,为同学们绘声绘色讲述了“哪吒出世”“哪吒闹海”等经典神话故事。同学们沉浸在故事里,被一个个感人的情节深深打动!

    另外,该校还邀请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进教室,一面向同学们展示非遗作品,一面传授糖画、剪纸、草编等非遗技艺。“我们的‘开学第一课’以‘非遗+哪吒’为主题,通过活动让他们学习哪吒不畏艰险、敢于挑战的精神,同时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江油外国语学校小学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盐亭县云溪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为切入点,教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老师深入解读了从太乙真人的坐骑,到哪吒手中威力无穷的乾坤圈、混天绫,老师们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意识到,一部动画电影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

    民俗文化课 春风“润”童心

    本报讯(记者 彭雪 刘凤君)“哇,太漂亮了!”2月17日,川幼春晖普明路幼儿园为孩子们打造了一场以“唤醒沉睡的春神”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将传统习俗转化为儿童可感知的沉浸式场景,以儿童视角开展,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传统文化,感受春天的气息。

    在“点春”活动中,孩子们蘸取绿色、红色的颜料,用画笔点在“树枝”上,唤醒春天的气息;在“戴春”环节,老师们亲手为每一名孩子戴上“春环”(编织的花环),并打卡拍照,孩子们高兴极了。在“惜春”环节,孩子们在“春姑娘”的公主裙上贴上美丽的花瓣,表达对春天的珍惜与期待。在“插春”环节,孩子们将准备好的花枝插入瓶中。

    “孩子们通过‘点春、戴春、惜春、插春’,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文化传承如春风化雨般浸润童心。”川幼春晖普明路幼儿园负责人说。家长们也对活动赞不绝口,一名家长分享道:“孩子欢喜得不得了,这样的开学仪式既有趣又有意义!”

    非遗传承课 感受“非”一般

    本报讯(记者 邓勇 谢斌 张瀚巍)2月17日,绵阳市实验小学迎来了一场别具一格的开学第一课:北川羌绣、三台剪纸、涪城面塑等代表性传承人走上舞台推广非遗。

    在现场,三台剪纸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兰小奇向同学们详细地讲解了剪纸艺术、剪纸种类、剪纸技巧等相关知识。在兰小奇的指导下,同学们认真学习剪纸创作。一张红纸、一把剪刀,小手翻动、纸片翻飞,很快,一张张精美的剪纸作品呈现出来,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脸上露出自豪的笑容。

    “太神奇了!一张纸经过折叠,用剪刀轻轻一剪就能变成一幅画。”5年级3班学生任治承很有成就感,“通过体验剪纸,我们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还对非遗有了更多了解,今后我想继续学习剪纸。”

    “本学期开学第一课,我们特别邀请了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让孩子们近距离接触非遗技艺,感受其独特魅力,更希望能在同学们心里种下传承传统文化的种子,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绵阳市实验小学副校长易虹宇表示。

    安全体验课 护航“警”相随

    本报讯(唐超 记者刘晏男)2月17日,绵阳科技城新区“警校联盟”警务服务中心的青少年安防体验馆首次面向学生开放,一场别开生面的安全知识课在这里举行。 

    青少年安防体验馆于今年1月正式建成投入使用。馆内设有心理咨询疏导、交通安全学习、应急自救、防性侵宣教、防网络侵害、预防犯罪教育六大综合性体验场馆,运用虚拟现实、VR互动等前沿科技,为青少年打造身临其境的沉浸式安防体验。

    当日上午9时,绵阳外国语实验学校五年级的48名学生来到体验馆。警察叔叔、阿姨们带领同学们参观各个区域。在讲解过程中,民警巧妙运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结合真实案例,将各类安全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同学们。

    应急自救体验馆内,民警向同学们展示了119模拟报警设备。在自然灾害安全体验系统的VR学习体验舱,同学们戴上VR设备,学习如何在危险环境中展开自救。在防网络侵害体验馆,了解健康绿色上网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防范电诈。

    据介绍,绵阳科技城新区“警校联盟”警务服务中心将开展更多形式丰富的安全教育活动,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全力护航,让安全之花在校园内外绚丽绽放。

上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