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12月 26日 星期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降成本“歇人不歇店”,一家上午卖米粉,一家下午卖热卤——

我市创新分时共享经营模式

    本报讯(记者 郑金容 刘凤君)米粉是我市的传统名小吃之一,街头随处可以看到米粉店,每天早晨排着长龙吃米粉也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米粉店上午客流量大,生意好,到了下午就没多少人了,怎样更好地利用铺面挣钱?米粉店经营者赵维荣最近找到了新门路。

    不久前,赵维荣和合作伙伴来到市市场监管局科技城新区分局办证大厅,他们计划共用一个经营场所和设施设备,开设各自的餐饮店,分别取得各自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在不同时段独立经营,一个上午卖米粉、一个下午卖热卤面条。

    “按法律规定,同一经营场所只能申领一个食品经营许可证。分时共享的经营模式很新颖,但许可证的申领主体及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划分比较棘手。”科技城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分局科园市监所副所长匡兴勇说。

    面对餐饮经营共享新业态的出现,市市场监管局采用“放得活”“管得住”的工作思路,精准扶持不同经营主体发展。依托市场监管总局的“服务+监管”工作理念,多科室联动研讨,以“一定二扶三治”策略,成功破解餐饮经营共享新业态办证难及后期食品安全监管难题。

    “我们经过讨论认为,他们的经营项目均为热食类,比较相近,风险较低,分时共享经营是可行的。两位经营主体在协商一致后,由设施设备投入者为主体申办食品经营许可证,并指导双方签订食品安全责任合同,各自独立经营,共同履行食品安全责任义务。”匡兴勇说。

    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赵维荣与合作伙伴在绵阳市场监管“证照智能导办平台”上提交了资料,很快申领了新证。同时,在监管部门指导下,赵维荣与合作伙伴分别配备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分别拟定食品安全风险防控清单,建立独立的经营台账,以保障食品安全。

    拿到新证后,并不意味着不承担责任。赵维荣告诉记者:“主体责任人、第一责任还是我,但我给分包人签订了分包责任书,若在他们经营时间段、经营范围内发生的安全事故、食品安全、投诉等,由他们负责。”

    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积极践行监管为民理念,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探索破解了分时共享经营模式难题,推动餐饮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在促进餐饮共享经营主体快速发展的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工作人员积极开展上门服务、靠前服务,贴近需求服务,实现企业开办和经营全面提速。

    “我们将通过政策引导、‘名特优新’申报、资金补助等方式,对经营者加以扶持,并密切跟踪评估他们的发展和安全情况。”科技城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副局长杨伟说,他们建立了食品新业态新模式的备案模式,加强跟踪指导,定期举办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帮助从业者提升专业素养和安全管理水平,健全行业规范和自律机制。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