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 8月 18日 星期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惊鸿一瞥看北川

    □黄润秋(广东)

    “高高的山,长长的水,我们的北川多么美;北川的山巍,北川的水魅,山山水水竞妩媚……”

    16年来,几乎每年新春佳节,我都会向北川的友人电话拜年。每当从话筒里听到这支优美、委婉的羌族民歌,我的心就会飞越千山万水,飞回到魂牵梦萦的新北川……

    这一切,缘于16年前那场震惊寰球的特大地震。地震发生后,我创作了反映北川人民舍生忘死、抢险救灾的电影文学剧本《中国汉子》(上下集),刊登在2009年第5期的《电影文学》杂志上。从此,我的魂就飞向了北川,我的根也扎在了羌城。

    甲辰孟夏,山河披锦绣。耄耋之年的我应北川文旅局的邀请,偕同妻子去当地参观考察。乘动车走粤西,奔八桂,越黔贵,赴巴蜀,长驱千余公里,抵达北川。

    伫立在人欢水笑的羌城,放眼眺望如诗如画的街衢,我们喜出望外。抚今忆昔,怎能忘记在16年前那场地震中,北川成了伤亡最惨烈、房屋损失最严重的县城。顷刻间,北川中学整体垮塌,全校1000余名师生被活埋,老城区房屋80%被夷为废墟,全县伤亡人数惨重,直接经济损失达633亿元,成为中国地震灾难史上最惨重最悲伤的一幕。

    在死亡线上抗争,在废墟中求生。北川人民在党中央和全国人民殷殷关怀和援助下,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继往开来谱写北川新篇章。

    北川系大禹故里,抬头瞻望,一座金黄色的禹王巨型塑像巍峨地矗立在县城中心街衢,宛若一座丰碑;一座宽敞壮观的禹王桥,飞架南北变通途,桥下流水潺潺。大禹治水精神,北川抗震救灾风范,一脉相传,承载万代。还有新建的北川巴拿恰步行街,牌坊高耸,游人好似漫步在“天上的街市”;新建的国家5A级旅游景点,花团锦簇。”如今,北川荣获了“全国文化百强县”等殊荣,一个政通人和、民族团结、人杰地灵的绵阳北川羌族自治县,恰似一轮日出,冉冉升腾在广袤的川北沃土上!

    回眸征尘应笑慰。披晨岚,沐朝晖,笔者告别在北川羌族自治县的走访,乘坐南行的动车返家。车隆隆,情思思,驱动着我胸中万千浓烈思念的情怀,也在不停息地翻腾。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