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数据,看绵阳营商环境之“优”,如何促经济大盘之“稳”,赢企业群众之“心”。
营商环境评价指标持续优化提升,全市营商环境发展水平保持全省领先。2022年4月省发展改革委发布《2021年度四川省营商环境评价报告》,绵阳市整体指标水平保持全省领先,综合得分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与成都市的差距逐年缩小,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办率均达95%以上。
市场主体获得感满意度明显增强,在全省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中广获好评。2022年7月至11月,省工商联组织21个市(州)5049家民营企业开展了“民营企业评营商环境”专项调查。结果显示,绵阳综合得分表现较优。
放权赋能,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2022年向4个市属园区下放市级管理权限51项,向9个县属园区合计放权赋能1276项。优化完善涉企审批服务,设立园区企业服务中心12个,全部配备服务专员。
优化提升政务服务质效。2022年,市本级36个部门(单位)的1569个事项进行了优化提升;新增266个政务服务事项进“一门、一窗”,推动544个事项进“一科”,优化166个便民服务中心硬件设施,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
“优化营商环境面对面”座谈会召开,建立了问题征集、汇总、解决、反馈、结果公开、督查督办工作闭环。2022年5月6日至2022年底,全市已召开183场座谈会,收集问题2666个,已解决2458个。
全市惠企政策基本实现在“绵企通”政企服务平台统一发布、统一公开结果。截至目前,“绵企通”政企服务平台发布国省市县四级惠企政策文件1926条,兑现事项664项。市县两级共公布兑现企业3232家,兑现总金额1.5亿元。
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商事制度改革,实现477个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证照分离”,1657个事项实现“证照联办”;工程建设领域,分阶段办理、合并办理、同时办理改革成效明显;不动产领域,不动产登记实现全城通办,6个楼盘实现“交房即交证”。
激发创新创业活力,持续开展“科技助理进百企(院校)”行动,促成在绵单位达成技术合作协议15项,成功转化科技成果30项。加快建设“云上科技城”“云上大学城”,已签约入驻知名高校20余所,高水平创新团队14个,发布创新成果460余项。
实施“开放活市”战略。2022年,深入厦门、东莞、苏州等地开展“三推”活动,共计签约项目75个,总投资929.13亿元。印发“招商十条”,引进5亿元及以上项目128个,其中百亿级重大制造业项目7个,创历史新高。
(绵报融媒记者曾晨/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