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 1月 19日 星期
当前版: 0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绵阳投资增速何以居全省前列?

    □ 绵报融媒记者 李灵越 赵烨

    2022年,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叠加新冠病毒反复冲击、持续高温天气和暴雨洪灾等影响,绵阳投资运行速度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居全省前列。

    绵阳是如何做到的?下步如何谋?1月18日,在2022年绵阳市经济形势新闻发布会上,市发展改革委总规划师马强解答了记者疑问。

    马强首先抛出了一组数据:去年以来,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项目为中心组织经济工作,投资运行保持高速增长。2022年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3%,高于全省2.9个百分点。全市345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高于计划任务31.6个百分点。

    数字的背后,反映出绵阳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务实举措。

    顶层设计形成融合之力。马强表示,“去年,我们确定市级领导牵头推进重点项目和加快前期重大项目,每月召开项目投资工作例会,集中研判调度,促进全市项目投资工作理念提标、工作提标、发展提标,跑起来争位次。同时,制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等年度目标任务,编制《2022年统筹推进项目投资实施方案》,实现增长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

    不仅如此,2022年积极扩大有效投资、落实稳住经济增长若干激励政策措施陆续印发,1.4亿元专项资金激励地区、项目业主,有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加上大力开展“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掀起以园区为载体做强工业的热潮,全市产业集聚力显著增强,工业投资始终保持20%以上增长。

    聚焦项目打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去年,绵阳根据全市产业布局和错位发展原则,编制全球招商地图,推广产业链“链长制”,招引高质量延链、补链、强链项目。持续赴福建、广东、江苏等地开展“城市形象推广、产业项目推介、特色产品推销”等活动,去年6月以来就招引百亿级制造业项目7个,总投资达913.5亿元。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回头看”也如火如荼。去年新签约5亿元以上项目已开工超过50个、总投资超过800亿元。

    “我们还通过成立项目谋划工作专班,夯实要素保障等方面加大力度,以高效率、真作为赢得项目快速推进。”马强介绍,优越的营商环境也激发项目推进活力。去年,绵阳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号工程”,制定实施“优化营商环境35条”,项目审批、企业开办用时分别由240个、6个工作日压缩至80个、1个工作日以内。值得一提的是,通过建立微信群等方式,“四套班子领导”与企业家搭建“零距离”沟通平台,市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和100多家实体企业实时沟通诉求,加上专线、专网、专窗、专班、专员“五专”企业服务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家满意度和投资热情空前提升。

    “2023年,绵阳将按照‘保持投资强度、优化投资结构、扩大有效投资’的总体思路,继续把投资拉动作为重中之重,坚定信心,迎难而上。”发布会上,马强掷地有声。

    2023年,我市将咬定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的目标,全力以赴做好项目投资各项工作。不断激发民间投资活力,在着力加快项目前期,助推项目尽早开工建设的同时,按行业领域逐一建立投资项目推进清单、问题清单,实行按月“集中交办、限时办结”,确保项目建设“全程可控、流程可查、责任可追”,推动形成更多有效投资。同时,用好“红黑榜”等机制,督促各地各部门全力做好项目推进工作。

上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