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 10月 16日 星期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力在加快“四地建设”中干出梓潼发展新天地

    乡村清晨

    两弹城新区

    鸭鹤岩油菜花海

    梓潼县城全貌

    山水环绕

    寒露时节,秋意渐浓。走进梓潼,乡村田野里,稻浪滚滚、瓜果飘香,一幅幅丰收图景徐徐铺展;产业园区里,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城乡皆是一片繁忙。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新挑战,梓潼秉承“小县也有大担当、大作为”理念,锚定全面建设四川丘区经济强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梓潼目标,主动在全国、成渝地区、全省和全市中找定位、谋发展、求突破,加快全国优质生态绿色农产品供给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目的地、四川丘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地、绵阳高品质幸福美好生活宜居地建设,真抓实干、狠抓落实,全力在加快“四地建设”中干出梓潼发展新天地。

    □ 绵报融媒记者 赵利宾 黄小芹/文 梓潼县委宣传部供图

    加快建设全国优质生态绿色农产品供给地,质效最高在农业。

    又是一年丰收至,稻花香里说丰年。9月22日,伴随着创意舞蹈表演,绵阳市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暨潼江河谷“九曲田园”农业主题公园开园仪式拉开帷幕。这是梓潼依托现代农业园区,按照“村庄变景点、园区变景区、田园变公园”的发展理念,建设的八个农业主题公园的开篇之作。

    “五谷皆宜之乡,林蚕丰茂之里”,这是梓潼从古至今的美誉。近年来,梓潼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坚决遏制“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以“三品”为引领做优现代农业,大力推进“园区培育工程”“品质提升工程”“品牌塑造工程”,为四川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赋能助力。

    广袤农田、生机盎然。梓潼县围绕生猪、蛋鸡、蜜柚、水稻制种、中药材、蔬菜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建成省级星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市级星级现代农业园区3个,县级现代农业园区14个,形成集中连片、量大质优、特色鲜明的产业带、示范带,推动梓潼农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增加值增速连续7年居全市第一,蜜柚基地规模、水稻制种基地规模、生猪标准化养殖、蛋鸡产品规模和销量实现四个“全省第一”,“用好四种手段,提升服务效能”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被农业农村部全国推广、全省唯一。先后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国产粮大县、全国产油大县、国家级水稻制种基地县等诸多殊荣。

    如果说现代农业园区是梓潼现代农业发展的“展示窗口”,那么生态绿色有机便是梓潼农业的“核心标识”。梓潼县加大生猪、蜜柚、粮油等优势特色种业的种苗改良,建成蜜柚(柑桔)新品种区试验基地、蜜柚提质增效品比标准化管理试验示范基地、水稻制种科技示范园,成功培育“三品一标”农产品52个,探索的“有机认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案例入选全国有机产品认证优良实践案例,并排名第一,实现良田配良种、良法育良田、良田规模化,现代农业发展后劲更强、绿色农产品安全水平和品质更高。

    “品文昌贡、中状元郎”。今年3月16日,梓潼县正式启用“文昌贡”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构建起了“区域公用品牌+产业(产品)品牌+企业自主品牌”农产品品牌矩阵,并通过“合格证+追溯码+品牌Logo”模式,形成了完备的“文昌贡”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绵品出川”东莞行、厦门行,“文昌贡”系列以优质的产品质量、深厚的文化内涵,累计签下近2亿元大单,既促进了消费、推介了品牌,更带动了企业、稳定了增长。

    十年辛勤耕耘,这片土地孕育万千产物,交付人间百味,从播种到收获,一座丰裕之城正迅速崛起。

    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旅游目的地,特色最亮在文旅。

    4月24日,在第七个“中国航天日”到来之际,“两弹一星”精神进校园巡演活动在西南科技大学正式拉开帷幕,梓潼县精心打造的爱国情景剧《英雄·丰碑》通过精彩的表演、生动的讲述,让师生们品味了一道丰厚的“红色文化大餐”,受到了现场师生的热烈欢迎。截至目前,“两弹一星”精神巡演活动已成功开展18场。

    “文昌发祥地中国两弹城”,这是一张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和崇高精神品质的靓丽名片。置县2307年,有太多的文化在这里交织、有太多的典故在这里演绎、有太多的文物在这里保存。梓潼县立足资源优势,在景区培育、线路拓展、示范创建各方面共同发力,积极拓展红色旅游、文化旅游、研学旅游新业态,全力构建大区域、大旅游、外向型的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坐落于梓潼县长卿山西麓的中国两弹城,曾是老一辈科研工作者工作生活过的地方。梓潼县积极推进对两弹城红色资源保护工作,于2021年彻底理顺产权关系,开启了红色革命文物保护、管理、运用的新纪元。与此同时,梓潼县坚持“修旧如旧、原貌恢复、原状展陈、弘扬精神”原则,全面推动两弹城保护工作,修缮工作顺利完成,绵阳市党建主题园建成投用,航天科技馆、两弹城博物馆也正在加快建设。先后荣获“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等荣誉称号。

    “‘两弹一星’精神激励和鼓舞了几代人,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作为“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承载地,梓潼县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全力打响两弹城知名度。“两弹一星·大国重器”旅游线路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原创话剧《国魂》受邀在中央党校汇报演出,成功举办两届科学家精神论坛,2019年以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5次报道两弹城。特别是今年,梓潼县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以两弹城景区和“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为依托,大力发展培训经济,已累计开展培训220余批、25000余人次,走出了一条红色培训引领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北孔子,南文昌”。梓潼是文昌文化发祥地,七曲山大庙是中华文昌祖庭,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中秋假期,七曲山风景区秋意渐浓、秋景怡人,蓝天、白云、红墙、绿柏交相辉映,勾勒出了一幅人文与自然巧妙融合的美丽画卷,吸引了四面八方的游客慕名而来,走千年古道、赏洞经古乐、享天然氧吧、拜魁星点斗,畅游这个海内外中华儿女祈福寻根之圣地。

    文化搭台,经贸唱戏。梓潼以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为契机,深化两岸经贸合作,招引、包装和促进项目落地,在推动文昌文化传承和发扬的同时,向两岸同胞全方面、多维度推介宣传,展示梓潼形象、彰显梓潼魅力。2021年,举办的第五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成果丰硕,梓潼协议引资金额达81.75亿元,标志着两岸文化经贸合作再上新台阶。

    十年赓续传承,“祈福七曲山·励志两弹城”已成为了梓潼文旅发展的“金字招牌”,文化影响力和城市知名度不断提升,一座文旅之城正迅速崛起。

    加快建设四川丘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地,发展最快在工业。

    热火朝天的建筑工地、机器轰鸣的厂房车间、来回穿梭的建设车辆……绵阳市健康食品产业园内热气腾腾,一支支建设队伍大干快上,一栋栋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全面演绎着园区建设的“速度与激情”。

    把时间调回至今年6月,绵阳市健康食品产业园正式落户梓潼,大项目、好项目纷至沓来,产值增速屡创新高,1-8月健康食品产业产值增速高达87.44%,并且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健康食品产业园。

    “先筑巢再引凤”。梓潼始终将园区作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引擎和招商引资的重要载体,深入实施“园区提质”“企业满园”行动,不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统筹推进水、电、气、路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建成中央厨房、多能互补集中供热、智慧城乡共同配送物流园、幸福幼儿园、工业污水处理厂等生产、生活设施,获评省级循环化改造示范园区,项目承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筑巢引凤,“引”是关键。梓潼立足自身实际,紧紧围绕健康食品、生物医药两大主导产业,通过组建驻外招商小分队、聘请企业家担任“招商大使”等方式,加速产业链、企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引进和培育了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福欣食品、航天级营养鸡蛋圣迪乐生态食品、四川省“瞪羚企业”一康制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惠泉生物等一大批产业龙头企业和“镇园之宝”。目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57户,产值过亿企业19户,园区的规模效应逐渐显现。

    “引凤来栖”更要“引凤长栖”。梓潼不仅要让大企业迅速入轨发挥效应,还要让小企业茁壮成长为“小巨人”。如何帮助企业由小变大,最终顶天立地?梓潼县设立5亿元园区产业发展投资引导基金,全力支持小微企业加快发展、升规入库,充分激发“小”活力,凝聚“大”势能。

    如果说政策支持让“引凤长栖”有了坚实基础,那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则是抓住了“牛鼻子”。梓潼始终坚持大抓项目、抓大项目,高质高效落实要素保障,全力全速推进项目建设,推动形成了“储备一批、开工一批、建设一批、竣工一批”的良性循环,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铿锵音符在这里高亢奏响。

    企业“长栖”的信心来自于梓潼县无微不至的服务。梓潼县持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在全市率先建立了“1+9”政务公开专区和“企业法律之家”,基本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今年以来更是累计向企业退税减税降费近1.8亿元,兑现各类补贴1450余万元,协助企业融资8.5亿元,用扎实的业绩成功获评全省类区县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第1名,更彰显了梓潼发展的“温度”。

    十年砥砺奋进,梓潼工业绚丽蝶变,稳步迈过税收亿元大关,实现工业经济从小到大、从弱到特的跨越式发展,一座青春之城正迅速崛起。

    加快建设绵阳高品质幸福美好生活宜居地,变化最大在城乡。

    走进梓潼县许州镇,干净整洁的街道,车水马龙、秩序井然;和谐优美的环境,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美好生活的家园,欢声笑语、充满希望。今年二季度,许州镇在全市“十佳十差”镇街评比中脱颖而出,荣获绵阳市“十佳”镇。

    “近者悦、远者来”。梓潼县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牢牢把握城市业态提升和乡村振兴两大关键,深入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大力实施村组“五清”、场镇“四定”、城区“四化”工程,扎实开展常态化文明城市创建、最美宜居集镇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以前所未有的大视野、大气魄、大手笔,悉心毕力打造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相宜、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相融的高品质幸福美好生活宜居之地。

    一根轴线,串联一城繁华;一泓碧水,激活一城烟火。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提质三年行动,梓潼按照“一线两岸三片多点”的思路,推动城市建设再上新台阶。全民运动中心、文昌公园(一期)、滨江公园、亲水公园建成投用,崇文湖、崇文广场、文昌干道景观提升、文昌公园(二期)等项目开工建设,灵童街、幸福路、蜀道路改造提升全面完工,西崖街、无量路等背街小巷“旧貌换新颜”,创建四川省生态园林县城一举成功。

    提升的不仅是“硬件”,更有“软件”。梓潼县深化“大城管”理念,全力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一支队伍管执法”被《中国改革报》重点报道,“智慧交通”“智慧停车”补齐城市停车服务短板,不文明行为“随手拍”“有奖举报”累计兑现奖励超32万元。全民参与的志愿服务活动,心血凝聚、结成硕果,四川省第六届文明城市创建,梓潼县跃升52个位次,排名全省第10。

    移步皆是景,举目满眼新。梓潼县着眼场镇、乡村,坚持“精致精美、各美其美”思路和“一镇一特、一村一景”理念,深入实施“环境风貌、基础设施、集镇管理”三大整治行动。场镇新(改)建停车场18个、市场6个、微景观30余处,人行道改造、雨污水管网分流、绿化、亮化随处可见,乡镇面貌得到极大改善,梓潼也获得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殊荣。值得一提的是,梓潼县严格兑现奖惩机制,让最美宜居集镇前三名的乡镇“有面子、有位子”,后三名的乡镇“挨板子、挪位子”,充分激发党员干部干事激情,纷纷表示要用行动争气、以结果正名。

    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梓潼的脚步从未停歇。随着服务保障率和群众满意度“双提升”工程深入实施,今年28项省市民生实事和7项县重点民生实事有序推进;连续9年未发生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连续47年无较大及以上森林火灾;入村道路通达率达到100%、入组道路通达率达到60%,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8%,成功创建四川省乡村水务试点县、四川省“四好农村路”示范县。

    十年芳华绽放,如今的梓潼大地,城乡建设日新月异,交通网络快速拓展,市政功能逐步完善,人居环境不断优化,路宽了、城绿了、人乐了、心暖了,一座宜居之城正迅速崛起。

    当下,“包容、执着、柔韧、爽脆、争气”的梓潼人民,斗志昂扬、踔厉奋发,矢志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更加辉煌的业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