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9月 15日 星期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心”体系呵护“心”家园

我市心理健康宣教释放“心”活力

    本报讯(绵阳日报社融媒体记者 王敏)为进一步加强社会心理服务工作,巩固我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成果,近年来,我市通过在学校增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社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等方式,扎实推进心理健康宣教工作。

    “如何呵护好每一位学生的身心健康,是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近日,绵阳第一中学举行2021年心理健康与生涯规划教研组成立暨开班仪式,校长蒋忠结合目前“双减”政策的实施背景,从身处“时代焦虑”的学生和家长亟需心理指引和呵护的角度,解读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的,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工作经历,讲述了稳定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个人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后印发了《关于在全市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要求各学校扎实推进课程、师资、教研“三落实”,纵向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心防体系”,重点落实特色创建、心理服务、高中监测等“四跟进”,成功建成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31所、省级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2所、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1所。

    “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4所高校、617所中小学校建立了心理辅导室,并成立由48名专家组成的‘绵阳市教体系统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专家工作组’‘绵阳市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研究)中心’,为我市中小学校建立起强大的心理技术指导团队。”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

    “准备好了吗?游戏开始啦……”这是今年夏天在成绵路社区开展的“梦想启航·快乐成长”暑期夏令营活动,活动中,志愿者通过“击鼓传花”和“我的名牌我做主”等互动游戏,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并与孩子们进行心理沟通。

    据介绍,为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今年,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办公室与四川省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研究与辅导中心、四川绵阳未成年人心理成长指导与研究中心组成了20支“心志愿者”团队,先后前往涪城、游仙20个社区,开展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通过开展社区心理宣教活动,不仅能丰富社区儿童课余生活,培养他们的创造力、耐挫力、观察力等,让孩子们在团体活动、素质训练、心理游戏中学习,还能解决由于学习压力、青春期困惑等原因造成的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心志愿者”团队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