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7月 21日 星期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游促学 研学旅行成绵阳旅游市场“新蓝海”

    “今天参观了‘两弹城’,让我对‘两弹一星’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这些科学家们十分伟大,他们不计报酬,不辞辛苦,为国防事业殚精竭虑,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近日,来自成都的学生李佳在参观了梓潼“两弹城”后感慨道。暑期伊始,梓潼“两弹城”成为中小学生研学旅游的好去处。“两弹城”已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首批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成为中小学生开展研学实践活动,接受红色教育,传承民族精神,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热门打卡点。

    其实,梓潼“两弹城”只是我市近年来兴起的研学热中的一个缩影。记者调查得知,旨在“参加有意思的活动,获得有意义的体验,感悟有价值的经验”的研学活动,正逐渐升温,成为绵阳旅游市场大有可为的“新蓝海”。

    □ 李春梅/文 @绵阳旅游/图

    研学旅行热度渐升

    近日,记者来到江油青莲书院,只见身穿统一服装的学生正在各个展馆参观。“孩子平时学习忙,趁暑假有时间就给她报了‘绵州研学季’夏令营。从江油吟诵李白诗歌到梓潼拜谒七曲山文昌帝君,再到参观绵阳科技馆,陪孩子一路走来,增长了很多见识。”聊起陪女儿研学之行的感受,市民衡女士津津乐道。

    “暑假开始后,研学活动热度渐升。”某研学机构工作人员赵先生介绍,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向好,走出校门参加研学活动的学生越来越多。截至6月30日,该机构已接待市内4.2万名中小学生参加“绵州研学季”活动,同时,活动还吸引了市外2.1万名中小学生慕名前来。

    2016年11月,教育部等11部门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指出研学旅行大有可为,各地要把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随后,研学旅行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从人文资源、旅游开发角度看,研学旅行扩大了各地旅游资源的外延,并给各地文旅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思路、新的可能性。

    绵阳是国家旅游局授予的全国十大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研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教育实践基地7个、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9个,各类成熟研学点位123个,研学公司(机构)59家,研学旅行指导师等各类专业人才300余名。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充分利用丰厚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深挖本地研学旅行资源,打造出以李白、欧阳修文化为特色的诗词研学,以王朗、虎牙等景点为特色的自然研学,以嫘祖、文昌、三国文化为特色的人文研学,以羌族、藏族民俗民风为特色的民族风情研学,以“两弹城”等三线建设遗址为特色的红色研学等五大特色研学线路,构建起风光、风情、风物多层次旅游产品体系。目前,已培育“文昌书院”“太白书院”“我和熊猫有个约会”等知名研学品牌10个。梓潼“两弹城”、北川5·12特大地震纪念馆等研学点位被纳入全省首批十大研学线路。2019年以来,共接待研学旅行57.1万人,其中市内占61.3%、市外占38.7%。仅2021年春季,已接待研学旅行15.3万人次,分别是2019年和2020年同期的1.05倍、5.4倍。接待市外研学团队数居全省第一。

    “通过研学旅行参与式体验等方式,诸如非遗等过去不便作为旅游产品的项目迎来新的机遇。”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认为,“研学旅行具有‘以文促旅、以旅彰文’的特点,使得众多传统非遗文化与自然景区在研学游中迎来新生,焕发出新的活力。而且,由于研学旅行要尽量避开旅游高峰期,不抢占周末、节假日,对于平衡旅游业的淡旺季也有重要意义。”

    搏击“新蓝海”大有可为

    过去,书本是孩子的世界,现在,世界是孩子的书本。研学,让孩子们在行走中学习知识、认识自然、探究真理,培养兴趣、树立自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如今,研学旅行作为素质教育的新内容与新方式,越来越受到关注。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无论是学校还是旅游机构,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对于研学旅行,大家基本持认可、欢迎态度。许多人表示,研学旅行是“大教育”格局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家理应为研学旅行提供生根发芽的土壤,营造茁壮成长的氛围。

    近日,记者在江油窦圌山国家地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看到,这里的工作人员十分忙碌,大家都在各自岗位上接待前来研学的学生。

    窦圌山国家地质研学实践教育基地位于江油市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地质公园——窦圌山,是四川首个立足于地质文化,聚焦自然生态之美,辅以“地质、地理、自然”三大主线为背景建设的文化体验型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窦圌山原生态植被保存完好,地质多样性资源十分丰富。其中,国家I级和Ⅱ级保护植物、动物共20余种,有“天然基因博物馆”和“小桂林”等美誉,具有极大的研学科普价值。

    目前,该基地陆续开发了以“自然之美探索”“地质地理探究”“自然科考体验”为主题的专业研学实践课程20余套,并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相关课程有机分布在集砾岩丹霞地貌与人文历史之大成的奇峰林海中。

    “无论是旅游机构,还是研学机构,都对研学旅行充满热情和期待,大家都想在这一‘新蓝海’奋力一搏。”负责此次研学活动的某研学机构负责人柯先生说,目前许多公司都把研学旅行纳入经营规划,争取把研学旅行做成精品项目。

    走访中,一些旅行社负责人表示,从构建绵阳全域旅游的角度来说,研学旅行的开展也很有意义,可以促进全域资源旅游化、市场管理法治化、服务质量标准化、消费产品体验化建设,最终实现全社会领域的要素发展集约化和产业经济共融化发展,为“绵阳旅游”这艘航船驶向“新蓝海”注入强劲动力。

    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局长代宏表示,“绵阳将全力打造研学旅游品牌,规范研学旅游服务流程,提升研学旅游服务质量,为省内外学生开展研学旅游提供全方位服务,把研学旅游作为绵阳推进旅游全域化、精品化的重要新业态,培育绵阳文旅的新消费热点,提升绵阳旅游核心竞争力。”

    绵阳是国家旅游局授予的全国十大研学旅游目的地城市,研学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现有国家级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级教育实践基地7个、红色教育研学实践基地9个,各类成熟研学点位123个,研学公司(机构)59家,研学旅行指导师等各类专业人才300余名。已培育“文昌书院”“太白书院”“我和熊猫有个约会”等知名研学品牌10个。两弹城、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等研学点位被纳入全省首批十大研学线路。

    研学旅行 这些线路“颜值高”

    文昌书院—状元养成记

    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金榜题名呢?谁说年龄不大就不能独占鳌头?作为文昌故里,在七曲山文昌书院把“礼”“孝”通过体验课+实践课的方式,让学子们深入学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学礼仪、君子六艺、勤学励志、自然奥秘。看看为什么大庙被称为“古代建筑博物馆”,还有奇妙的鲁班锁,你能解开吗?

    青莲书院—诗意芳华

    他,在这里仗剑出川,游历大好河山;他,张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他,豪放不羁,敢教“天子呼来不上船”。你想和这样的他,来一场跨越千年的约会吗?这里聚焦了李白求学、成长的精神力量,雅兴太白生,尽享诗意芳华,诗仙诤友录,盛赞李杜之交,大鹏同风起,点亮梦想光芒。

    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生命教育

    前段时间,吴京导演的电影《一百零八》展现了在面对灾难时,中国人民的力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英勇顽强,铁血军魂。走进这里,感受到的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力量,面对灾害,学会防灾科普是何等重要,缅怀逝者,这里是生命的回响,抚摸大地的裂缝,山川永纪,伟大的中国人民,万众一心,看祖国的天将,铁血铸造军魂。

    窦圌山—寻地质文化探自然奥秘

    自古以来,窦圌山以其奇特的山峰、惊险的铁索、古老的庙宇吸引着中外游客,诗仙李白少年游历此处也曾留下“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的千古绝句。窦圌山研学基地以“发现”“探究”和“体验”为教研主题,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相关主题课程,有机分布在集砾岩丹霞地貌与人文历史之大成的奇峰林海中。

    羌族草编—探寻传统手工艺魅力

    羌族草编主要是在北川羌族聚居地,多年流传的各种草编技艺,其中以草鞋编织、棕编生肖动物昆虫、草制麦秆画以及蓑衣等日用品为主,开展羌族非遗项目研学体验活动及北川民俗文化研学旅行活动,学习羌族文化和草编发展历史、草编技艺,亲自动手制作草编作品,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雪狼特训基地—探寻生命意义

    走出教室,走出课堂,去野外,去锻炼,如何加强团队合作?如何克服重重困难?如何挑战自己?交到你手上的任务,你能顺利完成吗?

    跟着诗词游四川

    夏令营课程以诗词为主题,旨在通过组织学子游历成都杜甫草堂、眉山三苏祠、江油太白书院、绵阳金牛古蜀道,在领略人文经典的同时,让学子通过实地参观体会、动手体验深化、互动交流探讨等方式,在感悟中收获个人成长。

    我和熊猫有个约会

    生态自然科考研学营将走进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抱大自然,探秘国宝熊猫,开启科考研学,该线路2018年5月被评为“全国十大精品研学线路”。

    巴蜀少年小兵传奇

    以团队生活的形式,让青少年在具有创造性、娱乐性和教育性的课程中,达到生理、心理、社交能力以及心灵方面的成长。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