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 3月 23日 星期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20年办学成果展系列报道之一办学思想篇

崇实本高雅 国色吐天香

    帕斯卡尔说:“人,是一根会思想的苇草。”思想,赢得尊严,创造伟大,统摄宇宙。思想之于人,是创造,是道德,是智慧。思想之于学校,则是它的灵魂,是生命线。唯实唯生,重德重能,就是绵阳实验高中的办学思想。

    创业多艰唯尚“实”

    一朝兴学,惠及社会。绵阳实验高中办学之初,百废待兴。学校的拓荒者们栖身在绵阳临时的库房里,招兵买马,艰苦创业。谷业互、李玉堂、丁正洪、何克森等校长外争取政策支持,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内强化管理职能,不断完善教育体制,终于把学校建成一方名校。到1998年,专业达9个,学生遍及全川及大江南北,还有一家固定资产60万元的校办企业,学校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授牌“省部级重点中专”。

    两制易牌,顺应时代。为扩大社会服务功能,学校与四川工业学院联合办学,开设大专班课程,后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增挂“四川省绵阳机电工业校”校牌。2000年,响应党中央西部大开发的号召,绵阳市委市政府着手对全市中等教育布局进行调整,绵阳机电工业校被改制成四川省绵阳实验高级中学。市教育局直

    属的一所公办高中在改革的洪波巨浪中应运而生。

    三足鼎立,助推普教。千禧年的绵阳教育,名校林立。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出生如乳虎的实验高中,埋头苦干,成功走过了一套班子、两块牌子(中专、高中)的艰难岁月。全体实高人,励精图治,对学生严格要求、真心关爱,在三年后的首届高考实现了“开门红”:姚志蓉考入北京大学,肖丽萍、刘世勇考入中国人民大学!高考硬上线在全市42所高中评比中进入前三名!

    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中专校时期,坚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高中时期,高举素质教育伟大旗帜,以“实”为手,以“生”为本,以“德”为先,以“能”为重,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一日从风大鹏举

    紫气东来,万物蓬生;大鹏御风,凤鸣九皋。

    孕育思想。2003年后的实验高中,终于在竞争激烈的绵阳教育市场有了一席之地。而此时的绵阳,教育发展已经异军突起,在全省名列前茅,教育,俨然成为了绵阳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如何搭乘绵阳教育的顺风车,乘势而上,是实验高中进入发展时期首先遇到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名校夹缝中匍匐前行,既无现实经验照搬,又无终南捷径可走,全体师生必须依靠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来求得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而教师们来自四面八方,都有不同的先期教学经历、经验,这就需要笃实的品质、求实的作风、创新的理念来凝聚人心,形成合力。加之,学校生源处于低入口层面,学生品德、学习、个性发展需要诚实和踏实的价值取向来引导。学校生存、队伍整合、学生发展的现实需要,催生了“唯实唯生,重德重能”的办学思想。

    完善体系。“唯实”:唯有“实”才是学校发展之本。“实”是一种工作态度:躬行实践、追求实效。“实”是一种工作路径、一种创新精神、一种文化追求。学校以“实”为主题,建设“实”文化,夯实师生发展的思想基础。“唯生”:唯有“生”才是学校工作的核心,学校应使学生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扎实的科学文化素养、健康的身心素质、良好的审美情趣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重德”:重视道德建设。师爱为魂、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教师道德基本内涵;修身自立、感恩奋进、自强爱国为学生基本道德品质。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重能”:重视能力多元化培养。重视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生的文化学习能力、道德自我完善能力、个性特长发展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

    在“唯实唯生,重德重能”的办学思想统率下,学校以“实验型、特色型、示范型”为办学目标,以“德才兼备、知行合一、身心和谐”为育人目标,以“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为办学特色,以“同心同德,实干实效”为学校精神,以“求实悟道,志高行健”为校训。以“竞信和礼”为校风,以“实严细新”为教风,以“博辨思静”为学风。“唯实唯生、重德重能”的办学思想,其灵魂是“实”,目标指向是“生”,工作重心是发展学生的“德”和“能”,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直跃青天万里程

    在学校办学思想的引领下,学校发展一日千里,先后荣获“全国素质教育示范校”、“全国青少年普法教育先进单位”、共青团“全国五四红旗支部”、“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校风示范校”、“四川省阳光体育示范学校”、“四川省中小学理科实验示范学校”、“四川省现代技术示范学校”、“四川省食品卫生信誉A级单位”、“四川省园林示范学校”、“四川省德育先进单位”、“四川省综合治理先进单位”等荣誉。学校在办学规模、办学特色、办学质量、办学影响力诸多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学校现有86个教学班,在籍学生近6000人,在岗教师346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127人,中高级教师228人,全国优秀教师6人,四川省特级教师5人,四川省正高级教师5人,省市骨干教师123人。科技实验楼、综合楼、学生公寓楼、膳食中心、标准田径运动场、图书馆等鳞次栉比,设施现代。学校基本实现办公自动化、教学电子化、校园数字化。学校设施齐备,环境幽美,四季如春,是读书乐土,修身净地。

    特色办学是《中国教育和改革发展纲要》(2010—2020)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和期待。学校在办学思想的引领下,着力打造了“创设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特色,形成了校园实文化、大众科研、多元办学三大特色项目,并且实施仁爱教育以立德树人,实施智慧教育以培养智能,开展社团活动以求多维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学校被评为“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优秀单位”“全国特色教育示范单位”“全国特色学校”“全国素质教育示范校”。

    质量飞跃。2004年,晋升为四川省示范性高中,其高速的发展被省上专家誉为“四川教育的奇迹”!在全省129所省级示范高中办学水平综合评估中名列第一。2013年通过省教厅“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的复核确认。2019年3月,被省教厅评为“四川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自此,实验高中华丽转身,荣耀惊世!高考十七年,年年攀新高。2012年起,高考本科硬上线突破千人大关;2016年起,本科硬上线突破2000人大关;2020年,高考硬上线达2345人,今天的实高人,昂首对外宣称:已经成功迈进绵阳教育名校第一方阵!

    影响巨大。桃李无言,下自成蹊。20年的高中办学,为国家输送了数以万计的优秀大学生。学校成为北京大学“朝阳计划”基地学校,“西南大学”“长安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全国一流高校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办学业绩被中央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中国体育报》、《四川日报》等几十家媒体报道,国内外数十家教育单位纷至沓来,竞相破译学校跨越式发展的密码。热忱接待宜宾一中、河南省实验中学以及俄罗斯、乌克兰等地的友好学校。学校影响力与日俱增!

    中流击水三千里,满川风雨看潮生。2021年既是高中改制20周年,也是学校第四个五年计划的收官之年。岁月峥嵘,未来可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又为办学理念灌注了新的内涵。立足新国重高平台,学校制定了创办全国一流名牌优质高中的新目标。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验高中,永远在路上!      (叶栋良)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