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8月 1日 星期
当前版: 001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握“四个发展定位” 汇聚强劲动能

——一论学习贯彻市委七届九次全会精神

    □ 本报评论员

    刚刚召开的市委七届九次全会明确了绵阳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四个发展定位”,确定了目标方向。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把握“四个发展定位”,汇聚强劲动能,特别要加快推动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绵阳发展动能。

    “四个发展定位”是: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建设国家重要国防科研生产基地、建设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建设成渝地区副中心城市。这“四个发展定位”服务战略全局,结合绵阳自身实际,涵盖了国际、国内、西部地区、成渝地区四个维度,思路开阔、站高谋远、定位准确,是绵阳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奋斗目标。

    绵阳是中国唯一科技城,党中央和省委一直高度重视科技城建设。确定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的发展定位,就是我们履行国家使命的担当和建设更高水平科技城的宣言,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争取各个方面支持共建科技城,加快提升科技城的战略位势,擦亮中国唯一科技城这块“金字招牌”。

    作为国防军工重镇,绵阳拥有中物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一批“重量级”国防科研院所,在维护国家国防安全中承担着重大责任。确定建设国家重要国防科研生产基地的发展定位,就是为了把国家重要国防科研生产基地建好,进一步巩固绵阳国防军工重镇地位和科技城的战略地位。

    作为国家重大改革的布局地和成渝地区开放的桥头堡,绵阳理应在破解深层次发展难题、开拓更广阔发展空间上拿出更多实招、作出更好示范。确定建设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发展定位,就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这些年绵阳承担国省重大改革任务积累的经验,强化改革系统集成,更好地破解发展难题;就是为了全面落实省委“四向拓展、全域开放”重大部署,强化绵阳作为成渝地区北向西出的门户地位,在融入对外开放合作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

    作为成渝地区第三大经济体,绵阳最有可能率先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和成渝地区副中心城市。确定建设成渝地区副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就是为了引导全市上下在争取率先建成全省经济副中心的基础上,乘势而上、众志成城推动全市其他各项工作走在前、树标杆,形成经济工作一马当先、其他工作万马奔腾之势,全面提升城市能级。

    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必须把握“四个发展定位”。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技城,关键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创新资源集聚和转化功能,努力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产业创新应用场、开放创新示范区;建设国家重要国防科研生产基地,关键要全力服务保障在绵军工单位发展和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争取在绵布局更多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建设西部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关键要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优化开放环境;建设成渝地区副中心城市,关键要强化与成都、重庆两个国家中心城市的协同联动,增强经济承载、人口吸纳和综合服务功能,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区域辐射带动力。

    “四个发展定位”已经明确,奋进正当其时。让我们按照全会的系统谋划和部署,聚焦目标定位,在深度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汇聚强劲动能,实现绵阳更好更快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