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6月 14日 星期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点亮心中那盏灯

    □刘英(三台)

    因为疫情原因,学校的网课从2月13日,一直上到4月7日。快两个月的网课,16班的有个叫依琳的同学,至始至终都没有上过一节网课。虽然,我无论在QQ,还是钉钉视频里连线她,她一直处于离线状态。

    不得已,我只能向班主任了解这个同学的情况。原来,这个学生一直被娇惯,正好遇到青春叛逆期。所以,对于孩子不上网课,家长也是束手无策。

    4月9日,学生正式开校。由于16班是这学期重新分的文科班,而这个班上48个同学,没有一个是我上学期教过的。所以,第一节课,我没上新课,而是给学生提一些英语课的要求。我说:“我不会因为你们的成绩、长相、家庭经济而歧视你,更不会因为之前网课不认真而惩罚你们。对我来说,我看重的是你们现在的表现,看重的是你们每天的变化与进步。你们在老师心中印象的好坏,完全取决于你们自己今后的表现……”这时,我看到坐在最后一排靠窗的,一个带着眼镜的女生。她突然抬头,用诧异的眼神看着我。

    第一节下课后,我要求学生用英语,写一个自我介绍。班上48个同学,只交了47份。一查,发现只有依琳没交。也许,这在我的意料之中,所以,对于她没交作业,我并没深究。

    第二天的课遇到停电,教室的光线有些弱。于是,在我板书之后,我特意走到教室后面,分别问坐在后面的同学是否看得清楚。

    走到最后一排,靠窗的那个同学桌旁时,我看到她桌子上一个英语本上写着“廖依琳”三个字。于是,我特意走近,轻轻拍了拍依琳的肩膀:“看不到,或者听不清楚,一定要告诉老师喔!”在她点头的同时,给了我一个难以置信的眼神。

    我认为,教室里的每个学生,无论他们的成绩如何,学习态度如何,只要还坐在教室里,都应该得到老师平等的待遇和关爱。

    按照我以往教学的习惯,每接一个新班级,我首先就是从学生的书写抓起。因为我觉得,书写规范工整,除了可以在考试中有优势,还可以培养学生平时静心做事或者学习的习惯。在学生第一次练字的过程中,我意外发现依琳的书写是少有的工整漂亮。然后,我在班上大肆表扬她,还让她当练字的组长,让她帮助那些书写差的同学如何把字写漂亮。我问她愿意吗?她第一次给了我一个微笑,然后使劲点头。

    要知道,文科班的女生多,女生多自然话也多,尤其是坐在教室后面的女生。但我发现,依琳是一个例外。我观察了她许久,发现上课的时候,她要么埋头做笔记,要么就是一个人静静地发呆,从来不跟同学说话。

    每当看到她发呆走神时,我不会让她回答问题,因为害怕她回答不上,反而打击了她的自尊心。所以,我对她不会像对其他同学那样,以提问的方式减少他们的走神次数。而是走到她的桌旁,问她是否听懂,或者表扬她的书写更加漂亮了。接下来的日子,她的作业每次都按时交了的。经过她帮助的那些同学的书写,也进步了许多。当然,无论是听写,还是小测验,廖依琳的成绩依然在班上最后。

    发自内心,我一点都不介意她学习成绩落后这点。在我认为,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绝不可以用成绩作为衡量学生的唯一标准。总觉得,只要学生在改变,每天在一点点进步。而这进步无论是来自学习还是其他方面,老师都应该给以肯定。

    但我不知道,我对依琳的想法和做法,能否被她所接受,能否在她的身上起作用。在我想找她,谈谈她的想法时。就在星期天的早上,我的手机因为调为静音。半个小时内,竟然有13个来自成都的陌生电话,而且都是同一号码。

    等我拨打过去,才知道那是廖依琳的妈妈。她说,依琳第一次主动跟她聊起学校里发生的事,尤其提到我——英语老师。说我没有因为她的成绩差,也没有因为没上网课,而歧视她。反而从她身上找闪光点,不断地予以关心和鼓励。

    还说,这次依琳回家显得特别开心,还第一次主动给家长提出,从今以后要努力学习,还让班上另一个不爱学习的同学参与到主动学习中。

    纵使只有10分钟的通话,但依琳的妈妈至少说了20多个感谢。她说,纵使我只教了她孩子不到两个月时间,她却惊喜地发现孩子身上的改变,看到了孩子阳光、主动、积极与努力。

    其实,每个学生心中都有一盏灯,而很多时候,这盏灯都是靠老师的耐心、关心、肯定和鼓励来点亮。一旦学生心中的灯被点亮,学生就会找到前进的方向和动力,而不再迷茫或者迷失自我。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