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6月 6日 星期
当前版: 001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扩建文化活动中心聚人气,增建便民服务中心强底气,补建经济合作中心添商气,仙鹤镇“管家式”服务探索基层治理新模式——

要为百姓干点啥先问百姓需要啥

    □周亚飞 本报记者 刘鑫

    家住游仙区仙鹤镇柏林社区的老居民陈泽淑,最近很是高兴,社区原来办公的老院子正在实施改造提升工程。“看嘛,楼体加了固,墙面装了保温材料,以后有健身房、咖啡屋,跟城里的社区一样,安逸得很!”陈泽淑兴奋地指着院子说。

    和以往不同,这次老院改造是“群众下单”“党委接单”。要为百姓干点啥,先问百姓需要啥。仙鹤镇党委坚持工作之前,先听取群众意见,列出“需求清单”,再逐一落实。

    作为改革的一道必答题,仙鹤镇勇闯基层社会治理深水区,扩建文化活动中心聚人气,增建便民服务中心强底气,补建经济合作中心添商气,变管理为服务,变被动为主动,有效化解了一批突出矛盾纠纷和问题隐患。

    仙鹤镇“管家式”服务,既聚焦农村发展的“突出大事”,也关注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一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聚人气

    扩建文化活动中心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最近,和社区老居民陈泽淑一样神清气爽的仙鹤群众真是不少。

    “风儿轻轻地吹,雨儿点点地下……”

    每天晚饭后,金龙村的詹彩凤总会准时和村里的姐妹们来到新修的群众文化活动广场,跳上一段广场舞,放松一下劳作一天的身心。在美妙的音乐下,大妈大嫂们个个精神饱满,动作协调整齐,随着歌曲的节拍舞动起来。广场周边,坐满了观看的群众,炎炎夏日,挡不住老百姓观看的兴致,形成了乡村夜晚一道美妙的风景。

    仙鹤镇以村级阵地亲民化改造为契机,积极扩建村级文化活动中心,配备上网充电、文化阅读、亲子娱乐等便民服务设施,巧打“文化牌”,让文化惠民更亲民。

    壮大队伍,使文化建设充满生命力。仙鹤镇先后建设村(社区)文化中心21个,充分吸纳有文艺特长的村民、老教师、退休工作者、热爱公益事业的中青年,组织志愿者团队1000余人,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卫生环境整治、入户宣传、走访困难群众等志愿活动30余次,用实际行动服务群众。

    文明领航,突出正面典型激励作用。在全镇21个村(社区)全面开展先进典型选树活动,对先进典型进行大力表彰和宣传。广泛开展“仙鹤夜话”活动,以群众议事会形式,把原来大包大揽难以推动的村级事务通过民主协商,逐步实现村级自治制度化,有效解决了“果满山川”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土地流转等重大民生问题19项。

    丰富载体,不断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积极组织开展文艺演出,巡回播放电影100余场,不断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组织开展科普进农村、进社区活动,向群众教授葡萄种植、家政服务、农业技能等知识,让人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大餐。

    强底气

    增建便民服务中心群众办事更加方便

    5月28日,在游仙区政府会议室里,一场简短的签约仪式正在进行,仙鹤镇人民政府作为全区试点单位代表与国网绵阳市游仙供电公司签署《实施村网共建、推动乡村振兴、完善基层治理》框架协议。

    通过建立村级电网、路网、水网、气网、通信网、邮政网六网合一的“网协员”制度,可以更好地为全镇老百姓提供安全、高效、全覆盖的便民服务。

    在服务制度探索创新的同时,仙鹤镇在全区率先开启村级标准化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选取场镇社区、产业强村、传统村落为代表的柏林社区、洛水村、金马村进行分类打造,推广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和朝真场便民服务分中心,并在村组建立起便民服务站,用中心、分中心和服务站“三级网络”,打通政务服务惠及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真正解决基层群众办事路途远、花费时间长的难题。

    推行“一枚印章管服务”。结合全区扩权赋能强镇建设工作的要求,整合了人

    社、残联、计生、民政、国土等148项便民服务工作,统一规范名称、统一适用范围、统一印章管理,解决办事群众盖章多头跑、办事繁琐等问题。

    推行“一套标准强规范”。结合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村级阵地建设优化改造工作需要,着力推进机构、场地、窗口、制度“四个标准化”。统一设置便民等候室,配备茶水、充电器等便民服务设施,为群众提供温馨服务。将水电气及电商平台等公共服务事项进驻,方便群众就近办事。

    推行“一个管家全覆盖”。以创建全区“电力管家”试点乡镇为契机,大力探索“水、电、气、路、网、邮”六合一的管家服务机制,在调整后的各村择优选拔年轻、接受能力强的专职人员11人,负责水、电、气设施维护、家庭故障维修、安全教育培训等工作。通过落实专人负责,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资金和培训力度,确保村级建制调整后各村至少配备一位“六合一”管家,实现“一管家管全部,全部问题找一人”的工作目标。

    添商气

    补建经济合作中心发展后劲蓬勃有力

    6月5日,记者来到仙鹤镇洛水村的党群服务中心,占地450平方米的院落里,便民服务中心、经济合作中心、多功能会议室等一应俱全。   

    在经济合作中心的办公室内,落户洛水村的梦想田园项目工作人员朱正德激动地向记者讲起了项目建设的经过。

    朱正德说,我们是游仙本土发展起来的企业,开始觉得在家乡投资项目应该十分方便,结果用地指标紧张、土地流转成本高等问题,曾一度让我们打起了“退堂鼓”。最后留下来,正是镇政府前不久在村上设立的经济合作中心。中心从项目立项到规划设计,再到落地实施,实施一揽子“管家式”服务,让项目团队坚定了在此发展的信心。

    “项目建设推进有力,产业发展后劲才能持续增强,村里的发展后劲才会蓬勃有力。”仙鹤镇党委书记任俊洁告诉记者,仙鹤镇最近在各村新建经济合作中心,落实场地人员,为产业发展提供一揽子“管家式”服务。

    当好“店小二”,营造最优营商环境。对于新建项目,着力化解要素制约,协调解决项目建设遇到的资金、用电、用地等问题,确保项目尽快落户。对于在建项目,坚持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确保政策执行零折扣、跟踪服务零距离、建设环境零干扰,保持项目全速推进。全镇第二季度拟开工建设工业项目2个、旅游项目2个、农业项目1个,目前正在强力推进中。

    当好“保育员”,确保每个项目有人管。建立领导干部联系重点项目制度,确保现有1000万元以上在建、谋划项目有人抓、有人管。目前,雷格家具园区建设项目、仙鸿源小分子有机肥等新建在建项目进展顺利,全镇一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目标任务率达205.04%,居全区乡镇第一位。

    当好“引路人”,把企业办到家门口。大力宣传鼓励支持回乡创业的相关政策,构筑并完善扶持创业平台,推动人才回归、资金回流、项目回迁,把企业办到家门口,把“小芝麻”做成大产业。目前,已达成以兴事发梦想田园为代表的项目5个,累计吸引资金1.66亿元,为群众就近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浓墨重彩绘平安。仙鹤镇积极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三个中心“管家式”服务,仿佛绽放在绵州大地上一朵朵平安和谐之花,构成一幅幅动人的平安图景,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