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彭雪 实习生 张嘉钰 文/图)“快过年了,律师到工地免费讲解法律知识,为我们遇到的法律问题支招,没有比这更温暖的年货了。”1月3日,由市司法局、市总工会、市交通局共同组织的“法律惠民生服务农民工”法援律师进工地公益活动,走进省道205线绵阳绕城段改线建设工程松桠片区施工现场,为民工们现场普及法律知识,协调处理遇到的问题。
“前年,我带领几个工友在外地修建道路,如今,路早已经验收使用,但我们现在还没拿到工钱,每次向对方要,他们都说上面没有拨付给他们。我们没有签合同,更没有打欠条,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活动现场,一位农民工无奈地向工作人员询问。法援律师志愿者安思洁等为这位农民工支招:首先取证,比如适时通话录音,微信截图、工友证词等,有了这些,如对方还不支付或拖延,可以向劳动监察、相关工程行业主管部门投诉,需要维权时也可以向工会或法律援助中心申请法律援助,通过司法手段解决。安思洁提醒广大工友,一定要与具备主体单位的负责人签订劳动合同,作为法律依据,以便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随后,一位农民工闻讯专程前来咨询关于如何讨要欠薪的法律问题,市总工会、市交通局、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和两位法律援助律师经过一番打听,合力找到当事方,现场帮助协调解决了相关问题。现场,志愿者还为农民工兄弟送上《合同法》《人民调解服务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中国绵阳科技城法律援助指南》……等法律宣传资料等“年货”,让农民工兄弟倍感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