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1月 4日 星期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努力探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经开路径”

——专访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兰劲

    □本报记者 李灵越 夏宁

    作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绵阳发展版图上,经开区板块已悄然崛起,朝着“加快建设西部先进制造业示范区”目标前行,这里成为最具潜力、最有活力、最为开放的现代化新区。

    如何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城乡基层治理制度创新和能力建设,让经开区在高质量发展中迸发新活力?2019年12月30日,记者就此专访了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兰劲。

    记者: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你对加强基层治理工作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

    兰劲: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具有开创性、里程碑意义。会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第一次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出13个“坚持和完善”“三步走”的重要部署。

    社会治理的重心在基层。我们要当好先行者,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紧扣经开区实际,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以政治强引领、以自治强活力、以法治强保障、以德治强教化、以智治强支撑,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让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达到共治共建共享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效能治理同频共振、相得益彰。

    记者:近年来,经开区在基层治理中探索积累了哪些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取得的成效如何?

    兰劲:一直以来,经开区致力于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今年,经开区着力强化“法治经开”建设,加强和完善社会综合治理体系,挂牌成立经开区人民法院,大力实施“三化一型”社区专职工作者队伍建设,改革基层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推进镇(街道)区划调整改革,完成乡镇建制调整、人员转隶、机构组建、挂牌、人员安置等工作……

    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历来高度重视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积极主动开展基层社情民意、突出社会矛盾纠纷和群众信访问题摸排,扎实开展信访积案化解攻坚行动,全区初步形成党委政府主导、政法统筹、部门联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格局。

    通过强化队伍建设,加强要素保障,以及充分运用信访、维稳、综治信息系统,采取信息共享共用和多元衔接联动等方式,园区提高了预测预防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的能力,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就地化解,基本实现“小纠纷不出村(社区)、大纠纷不出镇(街道)、疑难纠纷不出区”。

    记者:下一步,经开区将如何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在发展实践中推动社会治理?

    兰劲:经开区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市委七届八次全会精神,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努力探索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经开路径”,争当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先行者。

    下一步,我们将切实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推广“一心六联”工作法,实施基层组织建设提升行动,推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社区)自治组织负责人、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一肩挑”,选准配强基层组织“领头人”;因地制宜调整村(社区)建制,培育打造一批中心村(社区)、重点村(社区)和特色村(社区),并妥善处理调整前后农村集体资源资产、债权债务关系;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村集体经济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运营机制,提升群众自治能力;以党的建设为引领,扩大党建工作在物业服务企业、骨干企业、市场监管部门、协会商会等新兴领域实现有效覆盖,加强村(社区)环境综合治理,聚焦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堵点问题,着力解决老旧小区配套服务短板,加强亲民化、适老化改造和无障碍环境建设,加大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文化体育健身等设施的投入,满足群众文化生活需求。同时,构建安全可靠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施“雪亮工程”,建设“智慧小区”,筑牢“专兼结合”人防体系,构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提升基层社区治理能力。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