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12月 26日 星期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牧结合种养循环 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我市全面推进生猪产业绿色发展

    养殖场环境整洁干净(视觉绵阳 资料图)

    本报讯(王强 刘玉明 记者 冯淋淋)生猪产业绿色发展,是推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生猪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绵阳市促进生猪产业发展十条措施》中提出,要全面推进生猪产业绿色发展。记者日前从市非洲猪瘟防控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获悉,我市将从“农牧结合、种养循环”入手,整县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走生猪产业生态循环绿色发展之路。

    一直以来,我市积极推行“以种定养、以养定种、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的农业模式,按照3-5个猪单位/亩的标准,鼓励优先在粮食生产基地和现代农业园区就地规划和建设相应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

    梓潼“1+5”生态循环模式,将种养业协调配套,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实现了种植、养殖循环发展,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走出了一条产业扶贫的绿色发展之路。目前,全县已建设标准化代养场238栋,发展蜜柚等20余万亩。

    作为我市现代农业区与标准化养殖场结合的典型,三台县“麦冬·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涵盖了花园镇、老马镇、永明镇等多个乡镇,面积达57平方公里。整个园区以麦冬、生猪为主导产业,麦冬种植面积达2.5万亩,占园区总面积的80%;年出栏生猪22万头、仔猪60万头,有国家核心育种场2个、规模育种场14个、万头健康养殖小区1个。

    花园镇是“麦冬·生猪现代农业产业园”的重点区域。走进花园镇明兴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生猪养殖小区里绿树成荫,四面坡地上柑橘长势喜人,蔬菜大棚中生机盎然。“养殖场边建沼气池,畜禽粪便成为沼气原料,沼气煮饭照明,沼液、沼渣用于种植无公害蔬菜、麦冬和果树,解决了污染源的问题。”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粪污循环利用,养殖场将产生的猪粪、污水经过沼气发酵利用、固体粪渣利用以及沼液综合利用等多道工序,形成“猪-沼-肥-林、菜-沼气发电”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养殖场变成了生态良性循环的绿色工厂,既美化了生态环境,又实现了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多重丰收。”

    三台县还在花园镇建立粪污处理中心及有机肥厂,年产麦冬专用有机肥4万吨,分东、南、西、北4个片区建立粪污处理分中心,通过全县粪污收集、预处理、转运、生产、销售一体化市场运行,建立起了县域大循环。项目建成后,全县规模养殖场的粪污将转运到集中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生产的沼气用于发电,沼渣、沼液制成有机肥,建立“种植-养殖-能源-生态”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实现“养殖业-能源-种植业”的自然生态转换。

    同时,为加快粪污资源化利用,我市还将加快推进三台县国家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试点县项目建设,梓潼县、江油市、盐亭县四川省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项目建设,盐亭县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建设。进一步扩大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项目实施范围,组织游仙、北川、平武、安州等地积极申报,持续开展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实现生猪养殖和环境保护协同发展。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