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12月 10日 星期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坚持就业优先构建更高质量就业促进机制

——专访市人社局局长张斯恩

    核心提示:《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健全有利于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的促进机制。

    □本报记者 李桥臻

    社会治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庞大而繁杂,随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民生之本的就业显得更加重要。如何坚持就业优先,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推动广大劳动者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12月9日,记者就此专访了市人社局局长张斯恩。

    记者: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对加强社会治理工作有什么新的认识和体会?

    张斯恩:全会专题研究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重大问题并作出决定,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历史担当,对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记者:近年来,在促进就业工作中,探索积累了哪些成功做法和先进经验?

    张斯恩:为促进高质量就业创业,我市先后制定出台《做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促进返乡下乡创业二十五条措施》《失业保险支持暂时经营困难企业认定办法》《关于推进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创业就业工作的实施情况意见》等政策,精准施策抓好高校毕业生和返乡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

    我们通过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就业扶贫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帮助1000多家企业招聘员工超过3000人;为劳动者送去企业用工岗位信息8.8万多条,提供免费服务11万余人次。开展创业主题活动,不断提高创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全市1家国家级、15家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园区(孵化基地)全部通过省评审小组复核,省级孵化基地数量位居全省前列。加强就业扶贫工作,组织企业精选8000多个岗位在市内、红原县、昭觉县等地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会21场。加强与衢州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助贫困人员实现就业1182人。

    截至10月底,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3537人、增长1.07%,占全年目标的113.91%;城镇登记失业率2.28%、低于省控目标1.72个

    百分点;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1293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3696人,分别占全年目标的114.07%、123.2%。

    记者: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和办法,构建更高质量的就业促进机制?

    张斯恩: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稳就业的系列决策部署,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做好失业动态监测,防范大面积失业风险发生,确保绵阳就业大局总体稳定。积极开展数据清理,推动就业创业服务信息系统2.0尽快在绵阳推广使用,为群众提供高效、规范、便捷、优质的就业公共服务。落实各项就业创业政策措施,探索完善就业援助机制,积极促进重点群体就业。整合各项创业扶持资金,加大创业支持力度,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科研人员、返乡农民工等群体创业。加快推进各项就业扶贫工作任务落地落实,真心实意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做好服务保障。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