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8月 19日 星期
当前版: 0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老虎发威

请收好这份防暑指南

    本报讯(朱芯仪 记者 彭雪)秋老虎发威,没有最热只有更热,室外地表温度甚至达到了50℃,平均温度也是37℃。每天只想呆在空调屋里,成为大家的不二选择。即使必须出门,出门前也是全副武装,防晒霜,除太阳伞、墨镜、口罩一样都不少……比起这些,你更需要一份防中暑指南。对此,记者采访了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医生徐海涛,请收好备用。

    据介绍,中暑按照程度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一般表现为体温升高、心律增快、大量出汗等症状。重症中暑最严重的是热射病,病人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列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功能障碍,比如抽搐、呼吸心跳、血压明显下降,甚至出现休克危及生命。

    高温天气时,从事室外露天作业的劳动者要特别注意防中暑。徐海涛建议,户外作业要尽量在有树荫、房檐遮挡的地方下工作,保证工作环境通风。当然,在无可避免的情况下,应该注意劳逸结合,适当到通风凉爽的环境休息,补充足量的淡盐水。高温天气下,即使不渴时也要常补水,一日三餐可以配点稀饭或汤,并以清淡为主。另外,老人和小孩体温调节功能相对较差,在高热环境更容易出现中暑现象,所以这类人群10时至15时应减少出门,户外活动选择在阴凉处进行,注意居住环境通风、凉爽,并及时补充足够水分。

    如遇到中暑或者身边有人出现中暑,可以采用以下措施缓解中暑症状。可以将患者撤到通风的环境凉爽的环境,比如通风的树荫下、电风扇下,或带有空调的凉爽房间,脱离中暑的高温、高热环境,体温的调节中枢就可以调节机体的体温。如果中暑症状比较严重,要及时送医。

上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