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彭雪
她是百姓健康的“守卫者”,用诚信打造药品配送产业链,用良心打造“百姓放心安全药”;她坚守“质量第一,诚信至上”的理念,在公司建立了一系列诚信和质量管理制度、规范服务和管理行为;她是扶危济困的“爱心姐姐”,抗震救灾中奔跑在救援一线的“铿锵玫瑰”。她就是绵阳市人大代表,绵阳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马晓晖,曾荣获“全国商业企业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四川好人”“感动绵阳十大人物”等称号,荣登中国好人榜,其带领的公司被评为四川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全国商业质量管理优秀企业……
尊重生命 让百姓用上放心药
13年前,马晓晖在绵阳科伦医药贸易有限公司陷入发展困境时,毅然回到公司帮助父亲完成医药健康事业的梦想。
她坚持从药品超市营业员做起,一步步成长为公司总经理和行业精英。她深知,医药药品关乎百姓生命健康,唯有用良心和诚信遵循基本原则,做尊重生命的医药服务,公司才能长远发展。为保证药品质量,确保百姓用药安全,马晓晖在公司建立了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每位员工严把入库、出库关;当许多药企担心亏本陆续放弃配送基药到乡镇医院时,马晓晖不顾每年亏损近200万元,坚持及时将药品配送到偏远乡镇医院;为救助一位肺部严重感染的患者,她不惜花费巨大成本连夜空运、专人专车接送,在24小时内从香港将救命药品送到医院,挽救了患者的生命;2009年,为保证甲流期间各大医院有药用,她组织力量为医院送去抗甲药,但抗甲“战役”结束后,没用完的药品相继失效,公司损失了数十万元;2015年,公司冷库设备出现故障,导致价值200余万元的库存药品质量受到一定影响,她毅然决定将全部药品销毁,绝不将问题药品流入市场销售。
面对因坚守诚信所付出的代价,马晓晖说:“做药品要有良心,这是我的责任,也是我对百姓的承诺。”
服务民生 打造口碑企业
“企业要发展,首先必须对员工讲诚信。”马晓晖说,公司不仅保证每年将员工福利发放到位,她还坚持为退休职工购买药品提供折扣优惠,并免费发放季节性药品。
为解决百姓“看病难、吃药贵”问题,公司在绵阳及各区市县相继设立了惠民大药房。2007年,马晓晖在绵阳市惠民帮扶中心建立了“绵阳市困难群众大药房”,所有药品针对低保群众实行“零利润”销售,惠民价低于市价两成,切实减轻了困难群众的用药负担,但惠民药房开设至今公司补贴费用累计超过1000万元。2013年,以马晓晖诚信经营为蓝本的现代川剧《诚信花开良药路》在绵阳上演,观众达20余万人次。2014年,马晓晖荣登“中国好人榜”。2018年,马晓晖被中国商业联合会授予“全国商业企业诚实守信道德模范”称号。如今,在马晓晖的带领下,绵阳科伦已发展成为四川省地级医药市场经营规模较大、社会美誉度极高的医药贸易龙头企业。
扶危济困 诚信贵在坚持
“马姐姐,谢谢您一直为我捐赠药水!——爱您的小燕。”马晓晖一边默念短信内容,一边揉了揉发红的眼睛。小燕是马晓晖资助的一名糖尿病患者,是家庭贫困的农村留守儿童,3岁时被确诊为糖尿病。马晓晖为她带去了胰岛素,并一直为她免费提供胰岛素。这仅是马晓晖扶危济困的一个缩影。
数年来,马晓晖一直奔跑在扶危济困路上。2013年“4·20”芦山地震发生后,马晓晖带头捐款,带领公司救援队第一时间为灾区送去价值30余万元的救命药品和现金5万元;在公司成立了“绵阳科伦爱心基金”,号召公司员工每月从工资中拿出20至200元,捐赠给困难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