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4月 23日 星期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游仙区建华乡——

“结对帮扶+订单”助贫困户增收

    乡干部在宋兵家购买预订的鸡蛋

    □本报记者 杜畅 文/图

    近日,记者来到游仙区建华乡雨凤村4组贫困户杨守明家,放眼望去,成群结队的土鸡、乌骨鸡正在房前屋后的田间地头觅食,长势喜人,格外引人注目。

    “杨守明和他的残疾孙子宋兵,一直是我乡党委委员、分管民政的副乡长的‘结对帮扶’户。他们现在正在发展以土鸡、乌骨鸡为主的订单农业,产品主要销售给机关干部及场镇单位干部职工,或由他们帮助联系,定点供给周边农家乐。”随行的建华乡副乡长王波边走边介绍。

    “我是个重度残疾人,爷爷70多岁了,母亲体弱多病。打工没人要,种地没劳力,以前就靠低保和种点粮食过日子,家里生活困难。”宋兵告诉记者,在乡村联系干部的帮助下,乡政府的机关干部和场镇单位工作人员等提前预订了鸡和鸡蛋产品,并为其提供了鸡苗,他只用负责养殖。今年,订购的土鸡、乌骨鸡就有300多只,国庆节前后就能上市销售,按当前行情预计能实现销售收入四五万元,除去成本后,预计有两三万元的纯收入。

    贫困户要想早日走上致富路,除了政府的帮扶,还需自身努力。今年68岁的罗翠华家住建华乡天池村,老伴和两个儿子相继离世欠下了巨额债务,家里生活拮据。在区、乡村干部结对帮扶下,她的大孙子被安排进厂务工,土坯房改建成了砖木结构的房屋,她也重拾脱贫致富信心。今年,她家种植的2亩多油菜还没开花就已经被干部职工们订购一空,种植的3亩早花生也接到了9张订单,仅此两项预计可实现收入近万元。

    “建华乡党委政府一直努力结合本乡实际,针对精准脱贫对象,因地制宜因户施策,探索一些投入少、风险小、管理简单、收入相对较高,能够帮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的好项目。目前,我们正在筹划建立专业合作社,把全乡建卡贫困户、低保户以及其他低收入群体都纳入进去,由机关及场镇单位干部职工等下订单或联系订单,邀请专业人士指导和培训农户,按需生产,从而形成一条‘结对帮扶+订单+特色农业’的精准扶贫产业链。”建华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柯告诉记者,“这样不但可以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而且真正把‘扶贫’与‘扶志’、‘输血’与‘造血’结合,确保贫困户的农产品种(养)得下去,收得回来,变得成现金收入。”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