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部门针对管养的6段主城区出口公路(绵江路、绵三路、绵梓路、绵中路、绵盐路、永安路),按照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组织清扫车、洒水车和养护人员加强日常养护清扫保洁。1月份以来已累计投入养护机械台班362个,养护作业人员7500人次,确保路面每天清扫冲洗,非下雨天要保持主要街道和道路湿润,有效防止城区道路扬尘污染。图为洒水车夜间保洁。 (本报记者 苏东华 摄)
本报讯(记者 赵烨)为推进绵阳文明卫生城市建设,深化大气污染防治,进一步控制道路扬尘污染,持续改善提升城区空气环境质量,本月起,我市市住建委、市公安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农业农村局等四大部门联手开展为期三个月的城区道路扬尘治理春季攻坚行动。
记者在攻坚行动新闻通气会上获悉,开展道路扬尘治理春季攻坚行动,旨在有效杜绝城区建渣垃圾违规处置,有效完善城区施工场地、商品混凝土站扬尘治理设施,有效治理散装物品运输车抛洒滴漏现象,有效控制黄标车、拖拉机等高排放车辆以及脏车进入城区道路行驶。
据悉,本次攻坚行动划定了三个重点区域,主要包括:二环路沿线及立交桥周边,涪城区:青义立交、凤凰立交;经开区:塘汛立交、涪滨路;游仙区:绵盐路;高新区:普明立交、飞云大道中段;科创园区:九洲立交。涪城区与高新区交界戈家庙路口,以及辽宁大道全线。
本次攻坚行动共分为三个阶段:3月1日至3月15日,动员部署阶段,各部门建立专项工作联络机制,对辖区内各类建筑工地项目、渣土运输车辆开展相关纠正劝导工作。通过散发、张贴宣传单等形式加强攻坚行动的宣传,扩大群众知晓率,营造工作氛围。3月16日至5月10日,行动实施阶段,各单位按照属地管理原则,集中执法力量,统一组织实施。把目标任务分解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做到严要求、全覆盖、无死角,持续保持严厉打击道路扬尘污染违法行为的高压态势。5月11日至5月31日,总结提高阶段,各单位开展攻坚行动“回头看”,认真总结城区道路扬尘治理工作经验、成效及问题,进一步巩固工作成果,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对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通报表扬,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和做法,对工作推进不力、执法监管不严的单位通报批评。
此外,本次行动相关部门将充分畅通社会监督投诉渠道,利用“12345”市长公开电话、“12319”城建服务电话和“12369”环保热线平台,建立良好互动联系,进一步提速信息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