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日,中国工商银行绵阳分行召开绵阳市金融服务民营企业暨“绵荟融通”融资平台运用推广会,作为银行代表向大家详细介绍了特色金融服务产品。近年来,该行始终坚持“不唯所有制、不唯大小、不唯行业、只唯优劣”原则,切实针对全市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和发展实际,打出服务民营企业“创新组合拳”。
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对接服务实体经济“最先一公里”
在推广会上,中国工商银行绵阳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工行加大对小微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牢固树立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意识,始终坚持“不做小微就没有未来”的服务理念,积极运用“互联网+”思维,成功搭建银企数据交互渠道,实现信息对接实时化、客户申贷线上化、授信审批自动化、贷款投放限时化。根据产业链发展实际,不断营造特色化金融服务环境,
并推出系列创新融资服务产品,使服务延展至企业经营全过程。
大力夯实底部基础,着力解决服务实体的“最先一公里”问题。为进一步突出服务集中化、专业化、高效化,组建了“1+2+3+4”专营服务模式,即组建全省系统内首个小企业专营支行、成立军民融合信贷业务部和普惠金融事业部、组建3个“高精专”的综合金融服务团队,组建“4个中心(3个军民融合金融服务
中心和1个大客户服务中心)”。
此外,为全面提升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时效性,该行积极向上争取信贷审批转授权支持,努力做大授权限额,做到授权额度内信贷融资的本地化审批。建立三支专家团队,竭诚为客户提供“保姆式”一对一服务,主动探索服务便捷流程,构建起涵盖评级、授信、押品、融资的“四合一”内部审批“绿色通道”,实现最快3个工作日的限时审批。
强化金融产品创新 打通服务民营企业“最后一公里”
2018年以来,中国工商银行绵阳分行积极开展“工银普惠行”主题活动,秉持“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少跑路”的服务理念,实施全客户、全流量、全链条的信贷服务方略,创新推出了设备仪器贷、军民融合贷、油e贷、科技贷、住房公积金信用贷、医保信用贷、经营快贷等特色化融资产品。
与此同时,该行坚持优惠的融资服务政策,为助力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拓宽了渠道,金融“活水”流量得到进一步提升,切实解决服务落地的“最后一公里”问题。截至目前,已累计向近600家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投放贷款逾45亿元。
“不用抵押物,利率低,贷款期限也比较长。”四川福德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胡天链拿到了工行发放的设备仪器贷款,用于购买三坐标测量等基础设备。
据了解,设备仪器贷是一款“政府+银行+平台”的纯信用类融资服务产品,利用四川军民融合大型科学仪器共享平台设备交易和租赁信息建立综合授信模型,采用政府风险补偿基金形式,有效解决科技型和军民融合企业大型设备购置和租赁需求,也填补了金融机构无仪器共享特色融资产品的空白。
更让四川迪派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徐浩没想到的是,企业为职工缴
纳的住房公积金能在企业关键时刻,也能发挥雪中送炭的作用。“多年来,企业一直坚持为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作为轻资产的科技型企业,缺乏抵押物是获得融资的瓶颈,我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工行提交了企业缴纳住房公积金信息,7个工作日后,拿到了绵阳工行发放的住房公积金信用贷款。”
“住房公积金信用贷,缴存单位只要连续为5名(含)以上职工缴纳住房公积金1年以上,根据企业经营情况,最高可获得500万元的信用贷款支持。截至目前,我行已累计向60户企业授信4870万元,投放贷款4135万元。”工商银行绵阳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