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2月 24日 星期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绵阳有多少汉阙?

    绵阳历史悠久,人杰地灵。留存后世的古建筑中,今人尚能见到最古老的石质建筑首推汉阙,其次是东汉崖墓,再次是隋唐石刻造像。阙,是古代墓道外所立的石牌坊,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以及汉代军营大门两侧的立柱岗楼都称阙。

    全国汉阙之多首属四川,四川汉阙之多首属绵阳。据不完全统计,在全国现存的34处汉代石阙中,绵阳就保存有平阳府君阙、李业阙、邓芝阙、雍劝阙和无铭阙等5处,数量在全国位居第二。

    平阳府君阙是我国现存汉阙中保存较好、最为完整的一处双出墓阙,阙上的仿木结构建筑构件雕刻细腻逼真,为研究汉代建筑结构提供了可靠资料。阙身浮雕古朴苍劲,人物禽兽,题材丰富,栩栩如生,堪称汉代雕刻艺术的精品。其价值早在1914年就经法国人色伽兰考证“为复杂石阙之标型,亦是四川有扶壁双阙之独存者也”。1961年,国务院将其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除了“汉平阳府君阙”之外,梓潼的汉阙最多。梓潼自秦代置县以来,历史悠久,地处古金牛蜀道“陂去平来”之重要地理位置,是秦蜀文化和巴蜀文化过渡的结合部,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又是文昌文化发源地。因境内有数座汉阙,又被称作“汉阙之乡”。目前有李业阙、杨公阙、邓芝阙等。

    李业阙位于梓潼县城南5华里,老川陕公路旁,建于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距今两千多年历史。李业阙为单阙,现仅存石碑状阙身,为独石刻成,阙身上部正中刻有“汉侍御史李公之阙”,其下刻有清道光末年题记,记述时任梓潼知县周树棠发现此阙残身及移至李节土祠堂安置的过程。新中国成立后移至现址修亭保护,并将有关此阙的说明碑3通立于阙后。李业阙现虽残损严重,仅存阙身一段,但经考证,却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汉代石阙,而跻身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邓芝阙位于梓潼城南5公里处公路左侧,其形制与汉平阳府君阙相似,也为汉代建造。

    (本报记者 郑金容/整理)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