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12月 26日 星期
当前版: 0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特别报道

打好政策“组合拳”助力民营企业苦练“内功”

    支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发展壮大

    政策亮点

    ◎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可分别申请最高不超过15万元和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鼓励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为“个转企”提供工商注册帮办服务,并对代理记账费给予补贴,“个转企”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更名时,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免征契税

    ◎对成长型规模以上企业,各县(市、区)、园区可依据其年度新增税收贡献按比例给予奖励

    □ 本报记者 郭若雪

    权威解读

    我市出台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措施实、力度大,创新点多、解渴管用,是本次《意见》最大特点。其中,支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发展壮大从鼓励大众创业、支持“个转企”“小升规”、建立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培育引进龙头企业等4个方面提出了一批政策措施,具体要如何培育?又有哪些明确的奖补激励措施?这一系列措施相关部门将如何落实?记者日前采访了市科知局、市经信委、市财政局等部门相关负责人。

    鼓励大众创业完善阶梯式创业孵化体系

    《意见》提出,要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符合条件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可分别申请最高不超过15万元和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

    “政府搭台、市场唱戏,遵循市场化逻辑,通过开展创业培训、提供创业担保贷款、降低初创企业登记门槛等方式,为各类人才和高校青年、返乡农民工、下岗工人等群体创新创业提供全方位、全链条服务支持。”市科知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年来,我市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重要抓手持续发力,以科技城集中发展区为主要载体,以高新区“融创绵阳”综合体和科技城创新中心为主要阵地和窗口,整合全市资源,形成“统一品牌,整体推进,突出重点,竞相发展”的大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

    新的时代也促使传统企业转型,也让老一辈民营企业家和老牌民营企业进行二次创业。如何通过“二次创业”,让绵阳的民营经济形成新老创业者同时发力?市科知局相关负责人给出了答案:目前,全市孵化器累计达到60家,入驻孵化企业和服务机构达到4000家,让双创孵化平台“动”起来,支持民营孵化器建设,提升服务水平,在提高入驻率和孵化成功率的同时,为老牌民企的再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和优质服务。

    梯级培育全覆盖小升规、入500强等都有奖励

    “关于支持民营经济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意见》最大的亮点就是梯级培育全覆盖,小升规、入500强、跨台阶都有奖励。”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从支持“个转企”“小升规”,到培育“行业小巨人”和“隐形冠军”企业,再到大企业大集团,《意见》都给出了明确的培育政策和措施。“规模以上中小工业企业是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群体,其中绝大多数是民营企业。”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意见》提出,对成长型规模以上企业,各县(市、区)、园区可依据其年度新增税收贡献按比例给予奖励。目前,各县市区都在加紧制定相应的奖励政策。

    跨台阶奖励,则有新变化。“以往将5亿元视作一个台阶,现在提升到10亿元、50亿元、100亿元。”该负责人表示。《意见》明确,对年度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50亿元、10亿元的民营企业给予激励。台阶拉大,释放出了激励企业做大做强的积极信号。

    建立服务体系重视全方位培育引导

    《意见》指出,每年遴选50户优质民营企业进行重点培养,制定“一企一策”扶持方案,支持其做强做优做大,加快形成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铺天盖地”、大企业大集团“顶天立地”的市场主体发展格局。

    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实行动态跟踪重点服务,遴选50户优质民营企业进行重点培养,制定“一企一策”扶持方案,因企施策,因时施策,优先配置关键资源和要素。

    针对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意见》也给出了相关激励政策。市经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继续探索完善,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提出创新型措施,力争“含金量”更高,形成激励“个转企”的良好导向。

    善用资金支持和服务引导也是重要方向。市财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根据相关具体指标,对主管部门申报的民营企业条件进行考核,对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将兑现奖励。

    梓潼县委书记周琳:  

    六个着力确保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 本报记者 赵斌

    绵阳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日前召开。作为绵阳东南丘陵片区,生物医药、食品饮料、现代农业等产业基础良好。梓潼县将如何贯彻落实绵阳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精神?日前,本报记者采访了梓潼县委书记周琳。

    谈感受

    奏响民营经济发展最强音

    记者:您参加绵阳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后有何感受?

    周琳:这次会议是绵阳建市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会议,吹响了绵阳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进军号”,发出了全方位大力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最强音,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信心和决心,我们真切感受到民营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到来了。

    谈现状

    民营经济取得长足发展

    记者:梓潼县民营经济发展取得了哪些成效?

    周琳:改革开放40年来,我县民营经济取得长足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蜕变。去年,我县民营企业达到422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0%以上,缴纳各类税收占全县总税收的70%以上,吸纳就业人员占全社会登记就业总人数的80%以上,新增就业人员占全社会新增就业总人数的90%以上,全年实现民营经济招商引资项目17个,到位资金24.96亿元,完成民间投资28.06亿元。

    截至今年前三季度,我县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8.64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0.57%。

    谈举措

    六个着力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记者:梓潼县下一步将如何贯彻落实此次大会精神?

    周琳:我们将采取“六大”举措,确保全县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着力政策落实。严格执行中央、省、市一系列降本增效政策,坚持政策支持做“加法”、行政审批做“减法”、助推转型做“乘法”,全力帮助企业轻装前行。出台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相关《实施意见》,为企业提供实实在在的政策“礼包”。

    着力破解难题。聚焦当前民营经济面临的融资、用地、用工、用能普遍问题和突出问题,实行县级领导和职能部门联系帮扶企业制度,建立企业困难问题台账,帮助民营企业解难纾困。

    着力结构调整。加快与成都市温江区一体化协同发展,建立“产学研”合作共同体,实现产业梯度转移。以创建“四川食品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为导向,与重庆三军医大、成都天河、深圳医药行业协会等平台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打造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高地。

    着力招商引资。以园招商,集聚一批标杆型龙头企业,同时实施产业链招商,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财税贡献大的优质项目。

    着力教育培训。大力实施“梓潼人才新政”,引进培育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并提供“一揽子”支持,构建集柔性引智、项目合作、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等为一体的全方位合作格局,激发和释放企业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活力。

    着力优化环境。全面落实“项目代办制”和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服务绿卡,建立政商交往“负责清单”,构建浓厚的“亲”“清”政商关系,让企业家卸下思想包袱,坚定信心,推动全县民营经济走上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盐亭县委书记袁明:

    四大措施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新引擎

    □ 本报记者 安达福

    绵阳市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日前召开,会上关于全市发展民营经济的“红利”让企业家们信心倍增。那么,盐亭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有哪些过硬的措施?现目前又取得了哪些成绩?近日,记者采访到盐亭县委书记袁明。

    谈感受

    为民营经济发展指明方向

    记者:请谈一下对本次大会的感受。

    袁明: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我市隆重召开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大会,彰显着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体现市委、市政府鼓励支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同时,大会对全市民营经济发展作出的部署,具有极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也为盐亭下一步发展民营经济指明了方向。

    谈现状

    民营经济发展活力不断增强

    记者:盐亭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袁明:近年来,盐亭以不断优化营商环境、降低民营企业经营成本、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等方面为抓手,不断激活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目前,全县共有民营企业3502户,占全县企业总数的96.16%;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49.05亿元、增长8.3%,拉动GDP增长4.9个百分点,增速超过GDP0.3个百分点,占全县GDP的59.47%;民营企业纳税3.8亿元,占全年税收收入的88.4%。

    谈举措

    四大措施促民营经济发展

    记者:下一步,盐亭将如何落实会议精神,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民营经济发展?

    袁明:我们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的决策部署。下一步,盐亭将从以下四个方面,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

    以政策促发展。出台《优化发展环境亲清条例22条》《盐亭县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让民营企业抓住民营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富集期和重大战略机遇期,顺势而上,乘势而为,推动民营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以布局促增质。结合全县产业布局调整,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推进产业集聚发展,鼓励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形成整体竞争力。同时,引导民营企业联系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共建技术中心、经济实体、中试基地等多种形式的产学研活动,提高民营企业创新能力和水平。

    以招投促增量。继续加大招商引资推介力度,充分整合全县集聚区资源,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标准化厂房、民营企业精英人才安居房,强化园区孵化中心等措施,吸引盐亭在外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有效提高全县民营工业项目引入数量和质量。

    以环境促增效。盐亭始终把优化发展环境作为一项“硬”指标,认真落实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抓好政策支持、降低企业成本;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公正的执法环境、良好的诚信环境、舒适的人居环境,形成在盐亭“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能创业”的良好氛围。

    位于游仙区四川保和富山再生资源产业园“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的绵阳铜鑫铜业有限公司,是国家资源综合利用重大示范工程建设项目,可年产再生铜杆10万吨,产品广泛用于电线电缆、通信线缆行业,取得国家10项发明专利。其在生产过程中不断采用新工艺和高技术,产品质量稳定可靠,产值累计增速达40%以上。

    (本报记者 蒲滔 摄)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