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安峥
全市人才工作会议指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兴识才、爱才、敬才、用才之风,奋力开启加快建设西部人才强市新征程。安州作为绵阳“一核”辐射带动的重要区域,如何为加快建设中国科技城和西部现代化强市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记者昨(13)日采访了副市长、安州区委书记廖雪梅。
记者:全市人才工作会议强调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奋力开创近悦远来的绵阳人才工作新局面”。请问您对此有何感受和认识?
廖雪梅:全市人才工作会议的召开尤其是刘超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们深感振奋并深受激励。安州作为中国科技城和绵阳城市新中心的重要拓展区域,肩负重大使命,必须要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安州英才计划”,以“人才优先发展”之功,收“人才引领发展”之效,奋力建设“全市人才创新创业首选地”。
记者:安州将采取怎样的措施让目标落地开花?
廖雪梅:结合安州实际,近期我们正在研究制发《关于加快实施人才兴区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实施“安州英才计划”若干措施(试行)》等“人才新政”。下一步,我们将大力实施汽车智造团队“领航计划”、科技领军团队“鼎新计划”、军民融合团队“释能计划”,把引进集聚“高精尖缺”人才团队作为基础性、战略性、系统性工程来抓,吹响人才“集结号”。大力实施企业菁英“领跑工程”、技能工匠“锻造工程”、返乡创客“归雁工程”、社会群英“扬帆工程”,坚持以良好的环境聚才、科学的机制育才、鲜明的导向用才,厚植培育“新土壤”。努力打造人才事业发展平台,优化人才联系服务模式,开展人才荣誉激励表彰,加强人才宣传舆论引导,营造爱才“筑梦园”。
记者:作为全国第二批、全市首批的“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区”,安州区是怎样吸引在外人才的?如今取得了哪些成绩?
廖雪梅:外出务工人员有头脑、有能力、有资金、有回馈乡梓的理想。近年来,安州区狠抓“回引、培育、服务”三个不放松,大力吸引“新乡贤”回乡创业,不断激活“归雁经济”。
我们一是搭建沟通平台,健全安州籍在外知名人士通讯录,成立在外人士联谊会并设京津冀联络处,设立4个驻外人才联络站,定期开展在外人士联谊恳谈活动,吸引和鼓励优秀人才回乡干事创业;二是健全机制体制,出台土地、信贷、奖补等多种政策,组建返创导师专家团队,开展引企入网和电商下乡活动,着力解决返乡人员就业创业门路问题;三是营造服务环境,成立全市首家创新创业商会,创新建立线上人才之家、人力资源市场微信公众号等服务平台,建成返乡创业示范园区6个、示范基地(点)110个。
当前,全区共回引各类返乡创业人才1550余名,创办各类实体1400余个,带动1.2万余名群众就近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