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黄小芹
改革开放40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出行需求,铁路建设如雨后春笋。绵阳火车客站也迎来了新变化,特别是成绵乐客专、西成高铁的开通,对群众出行带来了极大便利。
1990年7月1日,新建的绵阳火车客站投入使用;2010年10月1日,实施灾后重建的绵阳火车客站投入使用。曾经那些低矮破旧的售票处、容量小的候车厅、环境差的站舍,被设计现代化、宽敞明亮、舒适性强的新站所代替,车站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城市新的地标。
变化不仅于此。从“彻夜排队”到“动动手指”,从蒸汽火车的“灰头土脸”到高铁的“窗明几净”,便民快捷的智能技术让旅客在体会平安旅途的同时,也享受到更多的优质科技服务。
事件回顾>>>>
1989年6月28日,绵阳火车客站(新站)破土动工,1990年7月1日投入使用。绵阳站位于绵阳市涪城区宝成复线下行线ZK544公里+732米(上行线YK543公里+946米)处。车站主要办理列车的接发、会让,办理旅客乘降和行包发送、到达及中转作业。
车站站房呈平面轮廓五段弧形,分主楼和裙房,中部主楼为两层、四周裙房为一层。站场为3个站台,5条到发线,站房8000平方米,仅能同时容纳旅客1500人。
2010年10月1日,实施灾后重建的绵阳站正式投入使用。站房总体建筑面积15167平方米,使用先进的电子引导系统、自动广播系统、视频监控系统、PDP旅客服务系统、节能中央空调、消防控制系统等高科技、高质量的客运服务设施设备,是一座现代化铁路站房,也是铁道部重点打造的中间站示范样本站。
目前,站场为5个站台,12条到发线,新建一座16米宽的天桥,一座12米宽的地道,采用高站台、无柱风雨棚。
业界观察>>>>
今年,是绵阳火车站客运主任杨明参加工作的第34个年头,在绵阳站工作25年来,他见证了改革开放浪潮中绵阳站的变化。
“上世纪90年代初,走进车站就是一个大长梯,走上去没有安全检查,服务设施设备也简陋单一,售票、检票、更改列车信息都是人工服务。”杨明回忆道,原来列车车次有变化时,都是车站工作人员写好后张贴在公示栏,然后人工广播通知,现在自动广播系统由电脑自动播音。
2002年,车站增设了安全检查仪和安检门,旅客必须经过设备和工作人员的安全检查后才能进站,防止携带危险品进站上车。现在,走进集散厅,正上方就是先进的全彩电电子显示屏,显示各车次的发车时间、候车位置、状态,让旅客一目了然。
“现在服务设施不断完善,候车厅有座椅1700座,能同时容纳4400名旅客候车,设有服务台、重点旅客候车区、饮水处、吸烟区、卫生间、自动扶梯等便民设施。”杨明说,视频监控系统对车站进行24小时全覆盖监控,通过综合控制系统随时掌握旅客流量、乘车秩序、安全隐患、突发事件等,并安排人员进行应急处理,确保旅客购票、进站、乘车秩序和安全。
上世纪90年代初的火车票“一票难求”,现在已经从“纯手工”变成“全自动”。“那时候票不好买,只能在人工窗口排队购票,在火车站随时可见打地铺守夜买票的人。”杨明说,2011年起,实施实名制购票,也进入网络售票时代,大家可以通过车站窗口、代售点窗口、自动售票机、互联网售票和电话订票等多渠道购票,售票厅设有15个售票窗口,23台自动售取票机,春节期间还增设代售点,满足旅客购票需求。
自动购取票机、人脸识别及自动检票机的设立,使旅客进站候车时间缩短,以往是“提早五六个小时到车站排队等候上车”,现在“旅客只需根据操作提示将身份证、车票放入人脸识别机进站验证,通过自动检票机检票上车”。
“现在设施设备先进完善,员工和市民的素质也有很大提升,出行的旅客也越来越多。”杨明说,上世纪90年代初,绵阳站每天只有20多趟列车,平均每天发送旅客1000多人。现在每天24小时都有列车经停绵阳站,每天至少有109趟列车,日均发送旅客2.2万人到2.4万人,高峰时段达到4万人。
市民感言>>>>
由于喜欢摄影,在这几年的出行中,市民马乾超大多时候都会选择坐火车,可以拍摄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车站和沿途的风光。
“我记得,最初绵阳火车客站和货站是在一个地方,我小时候在那坐火车去北京,感觉那时候站台很矮。”说起绵阳火车站,马乾超打开了话匣子,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才建了新站,“我8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到新建的绵阳火车站,觉得很大很洋气,还在车站广场上照相留念。”
“之前,在老火车站坐火车时,设施设备都简陋得多,以前进站台,要么晒太阳要么就是淋雨,现在都有风雨棚遮挡。”马乾超说,现在可以在车站内的ATM机取钱,可以在候车厅里的快餐厅吃饭,可以在候车厅扫码借充电宝,还有志愿者提供贴心的引导和咨询服务,让旅客倍感温馨。
“小时候感觉买票特别紧张,我爸他们去买票都要提前几天去火车站排长队,排几个小时又换人继续排,有时候要排一个通宵才能买到票,候车厅和售票厅里都是木头凳子。”马乾超说,现在方便快捷多了,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买到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