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11月 14日 星期
当前版: 0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绵州燕姐”家越来越智能的厨房

    □ 本报记者 田明霞

    11月11日,星期日,趁着周末,家住绵阳城区的陈燕(人称绵州燕姐)在家里请十几个亲友吃饭,一张大圆桌上,层层叠叠地放了三层30多个菜,蒸、煮、炒,凉拌兔头、卤猪脚、烧鸡炒鸭麻辣鱼肉应有尽有,味道特别鲜美。“四十年前,我家做饭是烧柴,几乎每顿是稀饭、白菜萝卜。还把盐放进烧热的大铁锅里炒红,代替稀少的菜油来炒菜。”燕姐说,作为一个热爱烹饪的人,她觉得改革开放40年来,变化最大的是家里厨房。

    上世纪70年代末,陈燕还没出嫁,住在安州区农村的院子里。“我是大姐,早晚做饭都是我的活,那时候烧柴,炊烟弥漫,熏眼呛人的。”陈燕说,厨房是土木瓦房子泥巴地,两个大灶,上面放着两口直径约80厘米的大铁锅,一锅煮全家七口人吃的饭,一锅煮三头猪吃的食。锅台旁打了个一米长的水泥案板,上面放着菜墩、勺、铲、瓢等炊具,还有盛油盐酱醋的瓶瓶罐罐。水泥案板边竖个小柜,装盆碗盘碟。

    陈燕每天要早早起来做饭,尤其是冬天,天不亮就拉动风匣起灶生火。风匣是长方形木箱,靠两根拉杆联动箱内的挡板,一推一拉生风,吹旺灶火。燃料是到附近石梁庵坡上用抓耙搂回来柴草或块子煤,需要不时往灶塘添柴、续煤。由于灶大火软,做好一顿饭要一两个小时,等全家吃完饭,洗完锅碗瓢盆,很快又要准备下一顿。“每顿都是照得见人影的稀饭,炒些四季豆、豇豆、茄子白菜萝卜等,至于肉,那是过年才能吃上的。”陈燕回忆道。

    “我1981年结婚后就搬到安州区界牌镇街上住,喂了9头猪,农闲时外出做小生意,家里经济条件改善了。我首先就在厨房里砌了个水泥大灶台,买回了家用吹风机,从此没有再拉风匣。”陈燕说。没多久,燃料变成了蜂窝煤,打开吹风机,火舌蹿得高。那时候,每个月都能吃到一次肉了。小家里的厨房也安上了自来水、接通了下水道,挪走了酸气弥漫的泔水桶。蒸烧白用笼屉,炖白菜用铝锅、炒青菜用大勺。那几年的赶场天,居住在乡下娘家父母兄弟姐妹,还有舅舅姨娘等人常到镇上来,燕姐就割几斤肉招待他们,一大家子在一起吃得热闹又开心。

    上个世纪90年代末,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陈燕家的农家小院子被征用为工业用地,她的兄弟姐妹们都搬进了拆迁安置楼房里,天然气管道替代了煤气罐、点火炉盘换成了电子燃气灶,陈燕也住进了绵阳城里的楼房里,家中的厨房装修一新,锅灶、抽油烟机每天都擦洗得很干净。“厨房很干净,一点也不像原来家里一日三餐煮饭烧菜的地方,而是开放式厨房的样品间。”陈燕言语间充满喜悦。

    而后十几年,陈燕家的厨房设备不断更新:微波炉、豆浆机、榨汁机、红外线消毒柜、破壁机、原汁机等一个接一个搬进来。

    如今,陈燕已年逾六旬,做菜的手艺也越来越精湛,还常年做烧白赠送给社会上天南海北的困难群众免费享用。家里人都心疼陈燕,劝她好好休息。“我付出爱心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是美德,况且从前做饭烟熏火燎地受罪,如今做饭是用天然气或操作电器,这是一种享受啊!”陈燕说。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