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8月 9日 星期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实施“文旅兴县”战略 加快“文化强县”建设

——梓潼县着力推进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纪实

    国家4A级风景区——七曲山风景区

    四川省红色夏令营启动仪式

    文化脱贫攻坚

    两弹城红色旅游景区

    第三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开幕式

    国家级非遗文昌洞经古乐

    定远十里花卉节

    天宝蜜柚采摘节

    交泰乡菜花节

    石牛镇安康荷花节

    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七曲山风景区,端午小长假是人气爆棚。这里是旅游休闲、访古探幽、体验文化、品味小吃的最佳旅游目的地,让来自内江的刘先生一家直呼“来得值”!

    游客的点赞,源于梓潼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文旅兴县”是梓潼县大力实施的“六大工程”之一。近年来,梓潼县以“全域景区、全域美丽”为目标,以振兴乡村文化为抓手,坚持对城市再规划、村庄再设计,探索出一条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为梓潼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文旅”力量。截至2018年6月底,全县实现旅游总收入38.51亿元,同比增长20.34%;接待游客348.27万人次,同比增长1.92%。今年“七·一”,梓潼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和旅游局党委被中共绵阳市委授予“绵阳市先进党组织”荣誉称号。

    □黄友勇 雷鹏 蒲海成 文/图

    A 打造全域景区 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

    “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把整个县域作为最大的景区、最好的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打造,让旅游红利尽情释放。”县文广新旅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继安表示,通过规划先行、项目带动和实施“旅游+”,打造七曲山文昌文化旅游、“两弹城”红色文化旅游和乡村农耕文化旅游品牌,撬动全域旅游发展的新杠杆。

    坚持规划先行,构建全域旅游大格局。按照《梓潼县旅游发展规划(2014-2025)》和绵阳旅游“两区一核一带”空间布局,构建“一城两水三山四线五镇”的全域旅游大格局。即:“一城”(独特文化底蕴的县城)、“两水”(潼江河、马鸣河)、“三山”(七曲山、长卿山、卧龙山)、“四线”(三国蜀道文昌祈福精品线;三国、汉唐文化观光旅游线;红色观光旅游体验线;踏青赏花生态休闲旅游线)、“五镇”(川艺文化小镇;两弹城红色小镇;凤凰湖文昌文化小镇;许州蜜柚小镇;卧龙三国小镇)。

    坚持项目带动,支撑文旅融合发展。一是七曲山风景区完成了文昌民俗文化体验村、自驾车营地、七曲村步游道等项目建设。二是两弹城景区增加了5D影院、环游赛车、双人摩托、喷火神枪等一批游客体验设施。三是有序推进华沙新西兰开心农场,卧龙牛头山和蜀龙蜜柚农业观光园等乡村旅游建设工程。

    实施“旅游+”发展模式,延伸旅游产业链条。一是旅游+第一产业,推动旅游扶贫。以主题农园、休闲农庄、民宿建设为核心,以花卉苗木观赏、水产养殖、有机农产品展销为重点,打造一批美丽村庄、庭院、田园、庄园、乡道、水道等乡村风景线,发展乡村度假、赏花旅游经济。二是旅游+第三产业,建设现代服务业。深入开发农家乐、渔家乐等特色旅游项目和地方名吃,挖掘名吃文化,使游客在访名吃、品美食中体验旅游乐趣。三是旅游+购物,做活旅游商品购物市场。开办特色产品购物店,开发胭脂脆桃、紫桃等特色农旅商品;利用七曲山崖柏开发了笔筒、梳子、车挂件和手摆件等旅游商品,利用“两弹一星”导弹开发了导弹杯、导弹笔筒等旅游商品。

    B 振兴乡村文化 助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以七曲山风景区文昌文化、两弹城景区红色文化为特色,以振兴乡村文化为抓手,从发掘整理乡村文化资源、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乡村文化活动三个方面,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县文广新旅局相关负责人说。

    发掘整理乡村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挖掘、整理出马鸣阳戏、大新花灯、石牛火龙、梓潼年画、梓潼酥饼制作技艺、小垭乡牛王庙会、陈家河“邻里节”等充满浓郁民俗风情的文化项目,目前已经成功申报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40余个。同时建成马鸣阳戏传习所1个,洞经古乐少儿传习所1个,设立了“文昌文化研究中心”,成立了“文昌文化研究院”,组建了“两弹一星干部学院”,以传承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着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县现有国家一级文化馆1个,二级图书馆1个,博物馆1个,32个乡镇综合文化站,329个村级文化活动室,329个农家书屋,20个社区书屋,4个特殊书屋,建成381个文化信息共享点,建成了14个乡镇固定电影放映点,广播电视网络覆盖全县,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二是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全县所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全部实施免费开放,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为群众提供文化信息共享服务。近年来开展在剧场演出和送戏下乡公演38场,累计观众人数达15万人次。累计向乡镇赠送名家书画作品400余幅,向农民朋友赠送春联1400余幅,赠送各类科普书籍11000余册。

    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繁荣文艺创作。全县建成三级文化活动网络,广泛开展送电影下乡、广场文艺汇演、帝乡文化大篷车下乡等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近年来累计送文化下乡50场次,累计观众人数达到25万人次。同时积极鼓励文艺创作,根据“两弹一星”科学家故事,创作的情景剧《隐形的丰碑》先后在本县和高校演出;富有梓潼民俗特色的节目《七曲神韵》和《仰望文昌》参加了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非遗展演活动并获得市上表彰。

    C 瞄准新目标 砥砺奋进新时代

    春赏繁花夏戏水,秋享收获冬康养。“全域旅游”已经成为梓潼一张靓丽的名片!“近年来,梓潼县连续举办了文昌文化民俗旅游节、三届海峡两岸文昌文化交流活动、首届两弹城红色文化旅游节和六届新春祈福文化旅游节,成功举办宏仁葡萄、石牛胭脂脆桃、许州蜜柚、自强荷花等乡村主题旅游节。”县文广新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乘风破浪正当时。梓潼打造“全国文化强县、国防教育基地,四川省著名的休闲旅游度假地、健康养老基地和绵阳‘后花园’”的目标已经锁定,刘继安表示,“我们将深入推进以‘文旅兴县’为目标的全域旅游战略,以等不起的急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强力推进目标的落地落细落实,凝心聚力,砥砺奋进,以扎实的工作业绩为建设四川丘区经济强县注入新的更强动力!”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