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琳(安州)
太阳刚升起,老父亲已经在地头除草。地头的玉米长势喜人,父亲心里美滋滋的。老父亲说,今年暑假两个孙儿回来就可以掰包谷吃嫩玉米了。说起旁边的水田前几天插秧的事,开旋耕机的刘师傅不愿意来耕这块地,因为地比较板,比一般的土地费时费油。还好在队长小强来帮到劝,刘师傅给耕了,灌上了水,也插上了秧。父亲说,虽然那块地板,但是小麦收成特别好,亩产近千斤呢。
远处,就听见吆喝声“收小麦,收谷子”。父亲想着装满仓的小麦,打算把它出售,为即将到来的秋季丰收做准备。
一挥手,两个粮食贩子开着火三轮过来了。父亲把他俩带到家里的小麦仓边,讲好价格,贩子就出手,用撮箕往火三轮上撮。要将自己种小麦卖出去,父亲有种不舍,就像要嫁女儿一样。贩子不小心将小麦掉到地上,父亲总有一点心痛。把自家的杆秤拿过来与生意人的秤一比较,10斤差2两,100斤就差2斤,1000斤差20斤,10000斤差200斤。父亲舍不得,不忍辛辛苦苦的果实让他们短斤少两就赚走了。粮食贩子也觉得忌讳,第一个卖家就唠唠叨叨,后面的生意咋个做?就说:“大爷啊,我们其实1000斤小麦就挣二三十元钱,你这么斤斤计较,算了,我们不买了。”说着,就要把已经撮在火三轮车厢里的小麦给卸下来。老父亲看看贩子来真的,也打圆场,“算了算了,过秤吧。”
我默默看着,出门坐车,得赶回城区上班。女儿懂得父亲的倔强,卖给走乡串户的粮食贩子,他有些不情愿。不卖,又占着家里的粮仓,再说也吃不了那么多。怎么办?舍与不舍?我想:一定搞不成,因为粮食贩子是两个年轻人,他们不懂老年人的感情——老父亲对小麦的感情。细心呵护半年,辛苦收仓不到一个月,一定要捂几天才肯放手吧。老人对自己的收成就如自己的孩子一样,都是有感情的啊!
刚回到单位,老妈来电话:“小麦没有卖成,两个贩子去年买过我们家的谷子,你爸就说他们的秤缺斤少两。呵呵,等下一个买家吧。”
我没有告诉老妈,贩子抱怨父亲的斤斤计较,他们其实不懂老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