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6月 7日 星期
当前版: 0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绵阳之骄”是怎样炼成的?

——我市下足“绣花”功夫推动藤椒产业发展

    藤椒做成香料精油、日化用品,价格翻了几倍

    藤椒挂果

    ▲盐亭县开展校地合作,强化藤椒栽培技术管理

    ▲藤椒精深加工产品

    ▲▼藤椒研发和精深加工区

    ▲藤椒进入丰收期,椒农乐开怀

    ▲▼藤椒精深加工产品

    三台县芦溪镇藤椒种植标准化示范区

    一颗小小的藤椒,不断搅动绵阳的神经。

    6月,走进三台县芦溪镇藤椒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漫山遍野,藤椒林层层叠叠,簇簇藤椒缀满枝条,颗粒饱满、青翠欲滴,呼吸之间,皆是扑鼻清香。

    古人云,以“小”见“大”,从细微处着手,方能写出真意文章。

    不止三台县。近年来,我市大力深化林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果断将目光锁定“藤椒”这一优势突出、潜力巨大的绿色产业,谋求做大做强。在政府推动、经济效益吸引、龙头企业带动等条件下,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加入到藤椒种植的队伍中来。

    种好“小”藤椒,做活“大”产业。

    按照省委、省政府“建成花椒第一省”发展思路,绵阳加码加速、创新创优、突围突破,目前全市藤椒栽种面积已达22万亩,培育龙头企业20余家,“绵阳藤椒”变“绵阳之骄”的梦想不断照进现实。

    □李灵越 文/图

    A

    看效益

    市场前景可观种植热情“涨起来”

    每年6月,绵阳的椒农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在一个个藤椒产业园里,弥漫着鲜花椒悠长的清香。椒农们的脸上堆满了丰收的喜悦。大家紧密配合,下枝、剪粒、称重,各个环节各司其职,忙得不亦乐乎。

    麻在舌尖甜在心间。山清水秀的美丽绵阳,虽然藤椒产业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基地面积不大,但产业迅猛发展之势有目共睹。

    原因何在?

    “别看果实小,挣钱可不少。”市林业局局长王理效表示,随着藤椒市场需求不断增大、鲜果价格节节攀升、农民种植热情不断高涨,藤椒栽种面积得以大幅增加。“简单来说,就是三个字:效益好!”

    王理效给出的一笔“经济账”颇具说明性:“进入丰产期的藤椒,按100株/亩来算,平均亩产500公斤,按照保底10元/公斤算,实现亩收入5000元以上,再除去成本约1000元,农民从地里至少‘刨’出4000元/亩。”

    并且,相对传统粮食作物,藤椒对生长环境要求不高,耐瘠薄、抗干旱,头年种植、3年投产、5年进入丰产期,加强抚育管理可使丰产期持续20余年。头3年还可套种矮秆经济作物。

    看得见的好处,带来的是农民们种植藤椒的热情也随之高涨。我市各级林业部门也在各县(市区)符合藤椒栽种的区域大力推广藤椒产业发展。藤椒,这个外形并不起眼的“小果子”,如今已成为绵阳特色经济优势树种。

    2015年3月,三台县上新乡新河堰村村民胡长辉决定大干一场:流转210亩土地,都来种植藤椒。

    经过悉心管护,去年,胡长辉的藤椒获得了丰收。“最多一棵树结了6斤鲜果,200多亩收了12000斤。”他笑道:“种藤椒,果然没选错!”

    B

    重引领

    有形无形精妙配合,把产业“抓起来”

    藤椒产业前景好,从绵阳市场来说,成长空间还非常大。随着绵阳市藤椒产业协会的组建,通过将各县市区5家专业从事藤椒种植的专业合作社和生产经营企业、47户种植大户和家庭农场聚在一起,抱团发展,早期各地“割据”状态逐步消失,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我们就像找到娘家一样!”安州区界牌镇种植户蓝勇说,有了协会,大家可以实行技术共享、产业经验交流以及共同致力于绵阳品牌打造等事项,好处多多。

    协会企业在前,政府在后,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精妙配合,藤椒产业发展方可势如破竹。

    近年来,绵阳也多次召集相关会议,安排部署工作。不止相关部门,各大农业企业负责人也应邀出席,共话发展之道。

    “政府要当‘垫脚石’,扫清‘绊脚石’。”说起政府通过职能转变和市场治理来促进藤椒产业发展,王理效这样理解。

    2016年,市委、市政府将藤椒列入绵阳市现代农业十大主导产品。2017年,编制了《绵阳市现代农业主导产品优质藤椒发展行动方案(2017—2020)》,计划到2020年,全市藤椒产业基地面积达到50万亩,丰产期后,产量达到30万吨,综合产值达到80亿元。

    在绵阳主要决策者看来,促进藤椒发展,政府的有为之处主要体现为“扶持”“排雷”。

    一方面,政府每年拿出财政产业扶持资金支持产业基地、种苗繁育、品牌打造等基础性项目,扶持方式以直接投入、贷款贴息、以奖代补等方式为主;

    另一方面,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藤椒产业发展,通过宏观调控,扫清藤椒规模化、产业化路上的“绊脚石”。

    C

    抓技术

    培训指导增强“底气”,把质量“提起来”

    藤椒效益虽好,然而,对于不懂技术且习惯了传统种植的农民来说,必须心里有底气,才敢迈出第一步。

    如何提升农民底气?加强技术支撑,绵阳发展藤椒的决心和干劲始终坚定。

    “藤椒本身具有耐旱、耐寒等属性,但如果不能掌握栽培、管理等技术,椒树的开花结果率会下降,甚至会出现椒树死亡现象。”王理效介绍,我市一直在指导种植户改进技术,提高藤椒生产效率。近年来,更是多次进行技术培训,实现了藤椒技术培训全覆盖。

    同时,通过制定种植技术地方标准,建立藤椒种质资源库和育苗中心,全面推行藤椒标准化育苗、标准化栽植、标准化管理、标准化采收。

    在推广藤椒产业化进程中,鼓励农户实施林下养殖,把藤椒基地和养殖基地有机结合起来,实施大循环、小循环、园场循环、家庭微循环等不同模式,生产绿色有机藤椒。大力发展林下立体复合经济,重点推行林药、林禽、林畜、林经、林粮、林旅等发展模式;积极推广应用清洁生产、水肥一体化、测土配方施肥等生态友好技术,与生猪特色产业对接,发展“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等循环经济,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

    “要变成狼,先要与狼共舞。”王理效说,近年来,我市还多次组织林业从业人员、种植户到外地“取经”,学习当地先进的生产营销理念,实现内外横向整合。

    丰收丰产,皆是肯定。三台县前锋镇梓州藤椒产业基地种植户魏良洪便是受益者。在他的产业基地,一株藤椒测出了13.5斤的丰产量。“比一般的藤椒产量多约3斤,多亏了专家的技术指导!”魏良洪竖起大拇指高兴地说。

    D

    强科技

    科院牵手强强联合,把后劲“提起来”

    2018年5月30日,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推进花椒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2年建设成为全国花椒产业第一大省。

    全省要打造全国第一,实现四川花椒整体突围崛起,作为川B,绵阳的一举一动引人注目。

    《意见》给出“花椒第一省”四大关键指标:基地面积、加工转化率、产值和椒农人均收入。绵阳按照标准,着力强化科技支撑,助推藤椒产业上档升级。

    去年年底,四川首个藤椒产业的研究机构——绵阳森康藤椒技术研究院正式挂牌成立。

    研究院的构成,主要为企业、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研究院专家通过对藤椒种植发展、精深加工、政策等专门研究,为绵阳藤椒产业发展注入“强心剂——

    由四川农业大学叶萌教授牵头,开展藤椒种质资源收集及资源圃、品种选育、标准化种植研究;由四川农业大学蒲彪教授牵头,对藤椒生物活性成分的分离提取,开展藤椒健康食品、功能食品等系列加工品的工艺研究与产品开发;由成都中医药大学吴纯洁教授牵头,重点对藤椒的药材资源、日化品等进行综合研发,一批常用日化产品、精油类产品、抗炎作用产品、除湿作用产品,已经进入试验试产……

    强强牵手,形成了巨大的推动力。

    在四川农业大学食品学院的支持下,今年,三台县按出口欧盟标准建设的“四川圣菲伦食品公司”已经进行试运营,该厂利用“空气能热泵除湿干燥技术”“热能循环利用二次升温低温萃取技术”,形成年产藤椒系列产品1510吨加工能力,整体水平达到国内领先,部分技术达到国际先进。

    E

    扩市场

    延伸完善产业链条把产业“融起来”

    当政府、市场、农户都在叫好的时候,绵阳也在未雨绸缪。

    “发展虽好,但仍缺乏精深加工。”王理效表示,目前,绵阳的藤椒以制油、干鲜制品等初级产品出售为主,产品附加值低。特别是藤椒的医药、化工用途尚未有技术性突破

    如何治愈“顽症”?绵阳开出药方:按照“做大一产、做强二产、做优三产”的思路,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藤椒特色品质,加快构建从田间到饭桌再到生活完备的绿色林业有机生态产品生产、供应链。

    “一斤藤椒直接卖十多元,现在做成香料精油、日化用品,价格是从前的几倍。”王理效告诉记者,通过积极培育和引进藤椒龙头企业,我市逐步建立起了以就地初加工和区域性大中型深加工龙头企业为主的藤椒加工体系,以及集物流配送、产品交易、市场信息、藤椒文化于一体的藤椒产业体系。

    “五柏藤”“麻呼鲜生”“花青藤悦”……如今,通过模化加工和产业化开发,绵阳藤椒系列产品达到23个,产业转型升级之路循序渐进。

    让产品“好吃”起来,只是藤椒产业转型的其中一步。

    在藤椒产业的另一端,我市深耕市场,着力探索藤椒立体复合种植、藤椒林下生态养殖和林旅结合等产业发展新模式,把单一的林业生产转变为“三产”互动、链条式复合型增收过程。通过景区化打造藤椒种植园,建设藤椒特色小镇、科技创意体验园等生态旅游新业态,发展乡村旅游,让藤椒“好玩”起来。

    从自产自销、提篮小卖,单纯作食物使用,到精深开发形成藤椒精油、日化用品等,再到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藤椒旅游地……有种植,有加工,也有旅游,藤椒产业链日渐成熟,真正成为了“绵阳之骄”。

    “你若盛开,蝴蝶自来。”在绵阳,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贴地飞翔”,使藤椒在市场上风骚独具,一个“四川一流、全国领先的藤椒标准化种植基地、产品研发、加工及物流集散中心”正踏歌而来。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