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郭若雪)4日,我市纪念5·12地震十周年暨灾难救助志愿服务工作研讨会举行。中央文明办三局副局长邓丽娟,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学民出席并讲话。
邓丽娟在讲话时说,2008年以来,中央文明委先后出台一系列重要政策,搭建起我国志愿服务的制度体系。各地各部门要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志愿服务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坚持把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弘扬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新风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大力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着力强化社会的责任意识和奉献意识,努力为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和全社会文明程度作出新的贡献。
张学民在致辞中说,志愿者和志愿服务组织参与自然灾害救助,是对政府实施灾害救助的重要补充,是政府行政职能转变和公共事务合作治理的必然选择。我市志愿服务在经历5·12汶川特大地震后,通过党政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推进模式,已经步入制
度化、常态化、规范化轨道。近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以制度化建设为抓手,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推动全市志愿服务工作迈上新台阶。
研讨会上,社会志愿者服务组织围绕“弘扬志愿精神,助力灾难救助”为主题,以主旨演讲、交流发言等形式,共同探讨灾难救助志愿服务工作,交流新观念、开拓新思路、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办法。会上,社会志愿者服务组织联名发布了《灾难救助志愿服务绵阳共识》,呼吁继续发挥灾难救助志愿服务的重要作用,促进灾难救助志愿服务事业发展。
研讨会期间还前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北川老县城地震遗址、地震科普体验馆进行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