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4月 17日 星期
当前版: 0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百年名校文化铸魂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传承和创新共同进行时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始建于1740年(清乾隆5年),历经1000余年的文庙文化、300年的书院学堂文化洗礼,是绵阳市办学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一直以来,学校秉承“面向未来、和美育人、尊重多元、差异共生”的办学理念、“传承创新,引领激励”的管理理念,创设了“文化一中,智慧一中,精品一中,特色一中,活力一中,质量一中”的发展愿景。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在这里成长、成才,开启了自己崭新的人生道路。

    绵延不绝涪江水 薪火相传醉翁亭

    四川省绵阳第一中学是绵阳市教育和体育局直属高级完全中学。学校始建于1740年(清乾隆5年),2003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中示范学校”,2013年被授予“四川省二级示范性普通高中”称号,是“四川省校风示范学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校本研修示范学校”“四川省绿色学校”。

    北宋杰出政治家、文学家欧阳修诞生于此。绵阳一中“面向未来、和美育人、尊重多元、差异共生”的办学思想与欧阳修向往的“自然和谐、环境和谐、心理和谐、社会和谐”崇尚和谐之美理念契合,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共生。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浸染出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也让一中成为最具绵阳人教育情结、文化情怀的历史名校。

    市委、市政府基于绵阳教育顶层设计,充分整合绵阳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进百年名校(绵阳一中)与教育新秀(绵阳外国语学校)全方位深度融合,发挥各自的特色与优势,共同探索两种模式下学校发展和教育改革新途径,通过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实现两个学校的跨越发展。

    教育理念彰声誉 传承创新谋发展

    “面向未来、和美育人、尊重多元、差异共生”为该校的办学理念,秉承“传承创新,引领激励”的管理理念,该校创设了“文化一中,智慧一中,精品一中,特色一中,活力一中,质量一中”的发展愿景。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以活动为载体,儒化学生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被评为“绵阳市最佳文明单位”“绵阳市未成年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

    “学校办学理念正确,办学方向明确,办学定位准确,办学策略精当。”该校实施引领激励的管理理念,落实精细化管理的过程管理方案,推行新课改,践行以“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理念,实施“二段八步”的课堂教学模式,内涵发展,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校本课程研修示范学校”光荣称号。

    专业提升孕名师 教研引领结硕果

    教育是学校的灵魂,课堂是学校的主体。一直以来,绵阳一中致力于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提高,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展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是“绵阳市教师培训基地学校”。该校现有教职工262人、正高级教师2人、特级教师3人,中高级教师占专任教师82.9%。近两年,该校汪洪、冯琳茜、张丽等老师获得全国赛课一等奖,30余位老师获得市级赛课一等奖;教师论文发表200余篇,并有30余位教师论文获得全国省市一等奖。

    绵阳一中高度重视教改及成果运用,课题研究成果显著。2017年,该校省级课题《普通高中学生成长设计的实践研究》成果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六届普教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绵阳市唯一);市级课题《基于贴吧信息解读学生成长需求的策略研究》成果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第12届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三等奖(绵阳市唯一);学校语文组被教育部授予“优秀学科专家团队工作室”(全省唯一)。

    内涵发展强素质 多元平台树俊才

    该校在狠抓常规教育的同时,十分注重特色教育,着力培养学生特长,让每一名学生及早发现自己的潜力和爱好,发挥自己的特长。学校将课外学科竞赛、特长培养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丰富校园文化的新内涵。近两年,学校射击、赛艇、皮划艇共获省级赛32金、28银的好成绩;跳绳队两次获得全国跳绳比赛特等奖;学生科技创新发明作品获得全国“宋庆龄基金会银奖”;文艺节目多次获得省市特等奖。

    学校秉承“让学生成为既有中华传统美德、渊博文化知识和积极创新精神,同时又有国际视野,能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思想,疏通出国深造渠道,拓展多元升学路径。该校是“新加坡公费出国留学基地”,“德国歌德学院项目”联系学校,中美“千校携手”合作学校,俄罗斯、乌克兰留学直通学校,西安交大少年班直升学校。近年,绵阳一中已有100名学生赴俄罗斯、乌克兰、英国、法国、新加坡等国家留学深造。

    优美的校园环境

    一中学子参加合唱比赛

    欧阳修故居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