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 3月 9日 星期
当前版: 0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7“感动绵阳十大人物”赵符修——

“两弹”战士 将国家秘密守了50余年

    □ 本报记者 李桥臻

    50年前,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大漠孤烟,黄沙漫天。一批年轻战士,在这里执行着一项绝密任务——“两弹”结合试验。四川战士赵符修就在其中,并肩负了重要任务。

    “两弹”结合试验50周年,大型纪录片《绝密212》致敬老兵,引发全川接力寻人。之后,他的英雄事迹,他坚守国家秘密的精神登上银幕,令人感动。赵符修,“两弹”战士、九洲线缆公司退休职工,2017年被评选为“感动绵阳十大人物”。

    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1946年12月出生的赵符修,是广元苍溪县东溪镇人。1963年12月,还在苍溪县读高二的他,因为政治过硬和文化素质较高,在当地政府“推荐”下,破格光荣入伍。当月底,赵符修坐了几天几夜“铁罐火车”,到达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深处。下车后,他看到这里是飞沙走石,一片荒凉。

    赵符修清晰记得,进入部队之后,前三个月,除开正常的体能训练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保密教育”。保密教育大致有两大块:一是不准将部队的任何信息向外人透露;二是不能与外界有任何联系。之后,被选拔出来的战士,参与“两弹”结合试验的绝密任务。

    “10月25日夜晚,我们便入驻阵地(试验场),当晚乌云密布、风沙很大……”赵符修回忆道,1966年10月25日晚,部队发出了集结号,当晚风沙很大,汽车都辨不清方向,靠人戴起防沙罩在前面引路,“可想而知,从基地到试验场3公里的路程,居然走了一个半小时。”

    试验正式开始,为了完成导弹与原子弹首次对接试验,作为舵机操作手的赵符修和自己较起劲来。原本按照技术要求,舵机调到±0.3伏即可,结果,他硬是给调到了0.05伏,但还是认为不够精确,又继续跟调试器耗上劲。

    最终,在众人瞩目下,4个舵机全部被调整到零位,导弹起飞的零位误差干扰被消除,这意味着导弹起飞变得更为精准,而此时,距离导弹发射仅剩十几分钟的时间。

    在完成“两弹”对接的重大任务后,赵符修荣立了二等功,并光荣入党。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赵符修光荣退役,来到九洲集团工作。由于工作表现出色,赵符修多次荣获厂级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对于“两弹”结合试验的经历,赵符修却一直未对任何人提及。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