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11月 2日 星期
当前版: 006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感恩党和政府关怀

六旬残疾低保户坐轮椅义务清扫村道

    □ 本报记者 安峥 文/图

    “拿了国家的钱,就要知恩图报,为社会尽点义务,不能被低保养懒了。”昨(1)日,在安州区迎新乡皇觉村,坐在轮椅上忙着清扫村道的刘世贵对记者说。

    村民们说,刘世贵已经义务清扫村道有两年多了,风雨无阻,光扫帚就用坏了20多把。

    刘世贵现年63岁,2009年出了一场车祸,因脊椎压迫神经,导致下身瘫痪,只能依靠轮椅出行。家里为他四处求医,不仅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借了8万多元。而他和爱人只能靠种3亩多土地,勉强维持生计。

    2015年6月,政府向刘世贵伸出了援手,把他评为低保户。眼见生活渐渐有了起色,刘世贵对党和政府感激不尽。

    不想“被低保养懒了”的刘世贵决定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回报党和政府对自己的关怀。

    思前想后,他把目光盯上了村道。

    从那时起,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村里人每天总能看到刘世贵坐着轮椅,在村道上艰难地挪动、打扫……一条500多米长的村道,刘世贵每天要扫3个多小时,而且一扫就是两年多。

    在刘世贵眼里,这俨然已是自己的“分内事”。

    “两年多来,刘世贵真是雷打不动,每天都坐在轮椅上扫村道,真的让人很感动。”村民高小雪一席话,道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在皇觉村,只要一提起刘世贵,村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

    由于长期坐在轮椅上扫地,刘世贵的屁股、大腿不同程度出现了压疮,但他从不叫苦叫累。“有时看他扫得那么吃力,特别是屁股长疮的地方,都磨出血了,我心疼得很。”刘世贵的妻子贺良会感慨地说,不过,她不会劝老伴放弃。

    这几天,刘世贵的电动轮椅出了点故障,只有靠手转着轮椅前行,清扫时间更长了,几个小时下来,手都磨破了皮。

    “尽管党和政府对我们困难群众的政策越来越好,但我们也要知恩图报,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为大家做点有意义的事情,生活才会真正过得越来越好。”刘世贵告诉记者,他会一直扫下去,直到扫不动为止。

    据皇觉村村支书刘汉军介绍,刘世贵的行动在村里已产生了示范效应,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参加村里的义务劳动,村民之间的关系也比以前更加和谐融洽了。

    坐在轮椅上扫地的刘世贵

    刘世贵制作扫把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