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8月 13日 星期
当前版: 001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绵阳“红学”:百年风云薪灯相传

    自1866年绵州人孙桐生在京城得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到上世纪90年代克非出版《红楼雾瘴》、周玉清出版《红楼梦新续》,再到2017年8月初,绵阳籍学者马经义发起“四川《红楼梦》高峰论坛”,被称为“红学”的《红楼梦》研究,在绵阳已经走过了整整150年,风云际会,彰显着绵州文脉的薪火传承和绵阳文化的深厚积淀——

    □ 李宝山 本报记者 宋长丰 文/图

    8月初的成都,骄阳似火,鸟啼蝉鸣。

    8月5日,西南交通大学镜湖院士厅里,2017四川《红楼梦》研究高峰论坛正在举行,来自四川各地的30多位“红学”专家学者济济一堂,著名红学家邓遂夫笑着对西南交大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鹏飞说:“这是我参加过的学术会议中,最扎实的一次,全是干货。”旁边的巴中市红楼梦学会会长向前说:“谈笑有鸿儒,堪称镜湖雅集。”本次论坛发起人、绵阳籍青年学者马经义表示,这次学术活动收效巨大,关键之处就是展示了绵阳红学上百年的研究成果。

    专家们认为,绵阳是四川《红楼梦》研究的重镇。正如西南交大教授,语言学家唐均说道:“孙桐生、克非、周玉清、马经义,这一连串的名字,早已说明红学在绵阳根基颇深,影响巨大。”

    左绵痴道人孙桐生:对“甲戌本”《红楼梦》有着国宝级批点

    清道光四年(1824),绵州城马家巷一座老宅里,61岁的孙员外喜添一子。孙员外老年得子,为他取名“桐生”,希望他能像栖息在梧桐上的凤凰一般,一飞冲天。孙桐生没有辜负老父的期望,他27岁考中举人、次年(咸丰二年,1852年)赴京城参加会试,中三甲第一百八十名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从此登上仕途,先后在湖南等地为官。

    同治五年(1866),孙桐生进京,获阅了刘铨福收藏的《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后称“甲戌本”),从此为痴迷此书,自号左绵痴道人,成为最早的《红楼梦》研究者。孙桐生利用寓京闲暇,在书上做了大量的批点工作。“甲戌本”现藏上海博物馆,据统计,孙桐生在甲戌本上留下眉批39条,侧批4条,并改动文字26处。他的批点,成为甲戌本的“国宝级”特征。“甲戌本”最初默默无名,后经胡适宣传,认为这是史上最古老的《红楼梦》本子,此本一时间暴得大名。1948年,当时的燕京大学学生周汝昌和哥哥一道完成了“甲戌本”的抄录工作。红学中有版本学一大分支,而甲戌本是版本学中的重中之重。

    同治六年(1867年),孙桐生离开京城前往湖南任职,随身携带着从刘铨福处借得的《妙复轩评石头记》12巨册。5年后(1872年),孙桐生利用闲散时间,将《妙复轩评石头记》的评语,即太平闲人张新之的评语,逐句安插到程甲本《红楼梦》正文之中。这项工作一做就是5年,直到光绪二年(1876年)冬天才竣工。光阴荏苒,又一个5年倏忽而过,光绪七年(1881年),孙桐生倾尽家产编定的这部巨著,终于在湖南长沙卧云山馆付刻问世,是为《绣像石头记红楼梦》。

    《绣像石头记红楼梦》付刻的第二年(1882年),年近花甲的孙桐生卸官回家,此后长期主讲于绵州治经书院(即今南街小学),直到1904年去世。今天绵州大剧院旁的孙家巷,即为纪念这位学者而命名。

    孙桐生研读《红楼梦》的重点之一是文学描写的欣赏。重点之二,是人物原型的索隐。他承袭了传统的“明珠家事说”,认为小说中的贾宝玉就是康熙朝权臣纳兰明珠之子纳兰容若。

    青年学者马经义:首倡“梦式结尾说”

    上个世纪80年代,绵阳著名的眼科专家马诚伟痴迷《红楼梦》,他教育儿子的方式也与常人大不相同,每天回家,第一件事是考察两个儿子背诵《红楼梦》诗词的情况。大儿子马科院比较聪明,总会有办法“蒙混过关”。二儿子马经义稍显憨厚,硬是花苦功夫将这些艰深晦涩的句子记在了心里。

    1998年3月,17岁的马经义因睡觉做梦中途被母亲叫醒,受到启发,联系到没有结尾的《红楼梦》,顿觉有说不完的话题,于是奋笔疾书:“八十回《红楼梦》并不是一本残书,而是作者曹雪芹有意的结构安排。”马经义后来将这篇文章命名为《红楼梦的梦式结尾法》。他的说法“石破天惊”,得到不少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许。不久,《绵阳日报》《四川日报》等媒体进行报道,奠定了马经义从“红迷”到“红学学者”的基础,后来,马经义就读大学本科、研究生等,一直研究《红楼梦》,成为知名的“红学”专家。

    2017年四川省《红楼梦》研究高峰论坛,就是马经义一手策划并发起的会议,这种主题和模式,在川内尚属首次。邓遂夫对这次论坛高度赞许的同时,也对马经义寄予了厚望。马经义郑重地说道:“论坛的形式将会一直做下去,时机成熟时,我们便成立自己的学术团体,四川省红楼梦学会。”

    著名作家克非:不务正业走向“红学末路”

    2017年1月22日,绵阳文学界万众同悲,著名作家克非因病去世。就在同一天,著名红学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冯其庸去世。两位“对手”,同日辞世,让人唏嘘不已。“克老一直是反红学的,反对由胡适构建的新红学,也反对以冯其庸先生为首的主流红学,并认为脂砚斋批本的《石头记》是伪造的。”据马经义介绍,克非先生由此生发开来,先后完成两部红学著作《红楼雾瘴》《红学末路》,质疑“脂砚斋”,另起炉灶,对“主流红学”产生了巨大冲击和影响。

    在人们眼中,克非就是一位写小说的作家,怎么成为“红学家”的呢?原来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克非因痛风加剧而不得不几个月卧病在床,才开始深研“红学”。他觉得脂砚斋有很多矛盾之处,如鲠在喉,不说不快,便写文章在杂志连载。这一“不务正业”的《红楼梦》研究,一做就做了将近30年。

    克非多次表示,“我非红学家,更非学者,而是一个文学创作的老学徒。”他研究“红学”,“依据文学创作的原理和一般方法,去探寻小说生成的道理,以证《红楼梦》的性质和来源。”

    作家周玉清:绵州才女续写《红楼梦》

    1990年,绵阳教育学院女教授周玉清的《红楼梦新续》正式出版,一时洛阳纸贵,在国内学界引起轩然大波。

    周玉清出生书香世家,小时候曾翻到家里一部《金玉缘》本子,首卷全是精美插图,林黛玉给八哥喂食的场景让她记忆尤深。随着年龄增大、学识增加,她开始阅读、思考《红楼梦》,对书中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心领神会。可是读到高鹗的续书,却感到乏善可陈,凤姐没了才华,口笨智拙;宝玉失掉了灵气,疯疯傻傻。续写《红楼梦》,这一大胆构思在周玉清15岁左右开始萌芽。

    倏忽又过去几十年,周玉清的《红楼梦新续》赢得了巨大的声誉,也成为绵阳“红学”的一大亮点。如今,周玉清的续写仍没有停歇。

    当前,“红学”已成为绵阳的文化热点。在今年的“两会”上,市政协委员、市中心医院口腔科主任李新教授提交了一份提案,建议有关部门挖掘、宣传历史文化名人孙桐生。绵阳市图书馆则投入大量物力人力,将孙桐生相关文献修复再造,还拟联合南街小学筹建孙桐生纪念馆或陈列室。图书馆馆长冯小平表示,将于近期筹备第二次孙桐生与《红楼梦》学术研讨会。此外,市图书馆已经着手为周玉清开辟陈列室,并广泛搜集红学书籍,特别是我市红学研究者的专著,供广大《红楼梦》爱好者和市民阅读使用。

    1992年红学家冯其庸(中)来绵参加学术活动

    周玉清

    马经义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