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 5月 27日 星期
当前版: 0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  下一期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稻虾共生”奔富路

    养殖人员查看小龙虾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陈荣 文/图

    在稻田里养殖小龙虾,一方面,小龙虾“帮忙”吃掉虫子,其排泄的粪便成为水稻的有机肥料;另一方面,水稻收割后的秸秆粉碎还田发酵,又成为小龙虾的天然饲料……眼下正值农村“双抢”时节,记者在游仙区徐家镇清辉村9组采访时,了解到这一“稻虾共生”的生态循环产业发展模式。

    5月22日上午,记者来到清辉村9组养虾大户黄东的养殖场,只见五六个工人正忙着用网兜将小龙虾拉出水面检查生长情况,然后又将其投入水中。黄东告诉记者,这片水域有50亩,去年养殖小龙虾实现产值30多万元。

    据清辉村村支书李荣松介绍,黄东的小龙虾养殖场不仅起到了产业示范带动作用,而且增加了村民们在家门口打工挣钱的机会。平时,养虾场有8名当地村民打工,繁忙时至少要请20名村民,固定工每月工资达2500元。

    今年村里成立了小龙虾养殖合作社,有100多农户入社。合作社投资120多万元,把300亩稻田改造成为环形田,走“稻虾共生”发展之路。

    在李荣松的带领下,记者参观了“稻虾共生”环形田,发现环形田呈四方形,有两个环。据李荣松介绍,外环主要养殖小龙虾,内环既种植水稻又养殖小龙虾。

    “这样生产出来的水稻,就是有机绿色食品,市场需求量大,而且卖得起价。”黄东说,在水稻种植效益可望大幅增加的同时,今年合作社的小龙虾产量预计将达到6万公斤、实现产值400余万元,成为村民们致富奔康的新途径。

上一篇  下一篇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
#article-pretitle#~~~#article-subtitle#